文档介绍: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知识教学点1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置换反应。3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4原子团的含义。二重、难点1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2难点:置换反应的理解。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使学生理解置换反应。3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4使学生了解原子团的含义。(二)整体感知本节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入手,通过讨论,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氢气的方法。完整的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全过程,对学生讲是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的发展说是很好的教材。此外,本又从几个实验入手归纳总结出了置换反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进行对比加深理解。另外,本节选学部分还介绍了启普发生器。此部分可以由学生在下阅读,也可以在上展示,使学生对它的结构、原理、适用范围有较深刻的了解。(三)教学过程[新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出氢气,那么,它为什么叫做氢气呢?这是因为氢气是在相同条时,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它的中名称为氢,其含义为成水元素。早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气体,但是人们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而把它叫做可燃空气。直到18世纪,拉瓦锡才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证明了它是一种新的元素,它形成的单质是氢气。[讲解]:那么,氢气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氢气的制法。[板书]:一氢气的制法[讲解]:在上节我们看到了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但是应当注意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工业上大量生产氢气。在工业上,通常利用一些非常廉价的原料制取氢气,常常是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板书]:1工业制法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H4)。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H2)。[讲解]:在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氢气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板书]:2实验室制法[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不可能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因为这样反应速度慢,产气量少,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制取氢气的。[板书]:(1)反应原理: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演示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讲解实验步骤及操作要求。[观察现象]:产生可燃性气体,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讨论]:气体和白色固体分别是什么?[小结]:可燃性气体为氢气,反应后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锌。[板书]: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现象:①产生可燃性气体。②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反应表达式:锌+硫酸→硫酸锌+氢气Zn+H2S4→ZnS4+H2[讲解]:根据刚才实验3-3我们可以知道制取氢气简单的实验装置可以由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三部分组成。[板书]:(2)实验装置: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提问]:根据生成氢气的状态,密度等,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比较合适?(提示:氢气难溶于水)[总结板书]:(3)收集方法①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小于空气)②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演示实验]:氢气的制法,并且用两种方法收集。[注意]:充满氢气的容器应盖好并把口向下放置。[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找出制氢气的简易装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