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心里治疗 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里治疗 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cjrl214 2015/9/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里治疗 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里治疗名词解释
1. 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
意识实际上只是心理能量活动浮于表面的部分。2P14
2. 潜意识:是被积压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招回的部分,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潜意说学说本质是提出了心理活动的决定论或因果原则。2P14
3.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部分位于意识之中,部分位于潜意识之中。自我是在现实环境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现实化了的本我,是理性的、识时务的,它结构中代表着现实和审慎,它奉行的是现实原则2P15
4. 治疗设置:就是心理治疗师对心理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具体安排,是经过心理治疗师为心理治疗的实施所作出的精心设计、事先安排好了的、要求治疗师与来访者均要遵守的基本规则,也是有效治疗、保护来访者与治疗师的重要技术。治疗设置具体内容包括:治疗室、治疗时间、治疗收费、对治疗师的要求等。1. 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即将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多次重复配对,以减少不良行为。具体来说,是用引起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结合,使来访者在发生反应的同时感到痛苦,从而对不良行为感到厌恶而逐渐减少至最终放弃该行为。厌恶疗法从应用的技术手段上可分为电击厌恶疗法、药物厌恶疗法、机械厌恶疗法、社会不赞成厌恶疗法、想象性厌恶疗法以及暂停技术等。3P38
2. 行为塑造法:是一项通过强化而产生某种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的行为治疗技术。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出来的,这种疗法主要是通过某种奖励系统,在来访者作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就能获得奖励,即可得到强化,从而使来访者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3P39
2P25
1. 接触:格式塔治疗对于场域中觉察的兴趣导致了对场域中各部分的关系性的注意。从我们个人的观点,而非从场域中另一个位置来看,我们之于环境的关系才是焦点。格式塔理论家称之为接触。6P78
2. 逃避:是一个与未完事务相关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们用来避免面对未完事务所引发的不愉快情绪所使用的工具。6P78
1. 真实世界:所有的图像都来源于格拉塞所称的“真实世界”,它由人、情境和客观存在的事情组成。我们通过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体验真实世界。在我们经历了一种感觉后,我们将感觉输入到知觉系统,其中包含知识过滤器,它帮助我们判断信息是否有用,是可能有用的,还是无用的。通过了知识过滤器,我们将信息传递给价值过滤器,在那里,我们判断这些信息对我们是积极地、消极的、愉快的、痛苦的、或是中性的。这些信息以人物、地点、环境和事件的方式存储在我们知觉世界中。7P96
1. 替罪羊:是结构派治疗师常用的概念。在某些家庭汇总,会有某个成员(通常是孩子)表现出问题,将家庭冲突(通常是父母冲突,因为父母的关系破裂对于家庭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转移开,使家庭成员注意他的问题,而暂时避开父母的冲突。8P108
2. 双重束缚:指精神分裂患者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常向来访者提出两种相反约束的要求,使来访者无所适从,产生矛盾心理,从而表现奇怪的反应。8P110
3. 家庭结构图:是结构派家庭治疗师用来表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