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军报回顾建军后大小案件.强调依法治军.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军报回顾建军后大小案件.强调依法治军.doc

上传人:pk5235 2015/9/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军报回顾建军后大小案件.强调依法治军.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军报回顾建军后大小案件强调依法治军
2014年10月20日 09:34:39 来源:解放军报分享到: 1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篆刻)
周建远作
“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春的一天,毛泽东站在湖南桂东县沙田村的一个土堆上,郑重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短短44个字,被称为我军“第一军规”。
走进古田,一件件珍贵的史料,吸引我们去探寻人民军队“法”的源头。
1929年冬,《古田会议决议》诞生。从此,人民军队划清了同一切旧式军队的界限,踏上向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发展的新途。
自建军起,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是我军一条始终坚持的铁律。凭藉这条铁律锻造出的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铁的本领,我军胜利迈过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
如今,人民军队走到新的历史关头。面对强军兴军和改革发展的时代召唤****主席鲜明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把军队法治化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强军基石坚如磐,改革潮涌柱中流。回望古田,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摆在我们这一代军人面前:今天,该如何夯实强军之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铺就法治轨道?
强军兴军,迫切要求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摆脱依法治军的现实羁绊,必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法治思维,需要理念****惯制度攥指成拳
这是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据对3个旅团级单位调查统计,去年收到各级文电都在1000份以上,最多的3052份,接待上级工作组少则23个、多则62个。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应接不暇,晕头转向”。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同一个师的两个团,因管理理念不同,一个专设互联网吧,一个严禁官兵上互联网。同一片“法治”天空下,“东边日出西边雨”。
“五多”屡禁不止,规定五花八门,症结何在?
第54集团军军长戎贵卿一语中的:“部队管理、运行如此随意,关键是法治思维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各级依法用法的****惯还没养成!”
这个集团军所属某红军团前身,是当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试点单位。戎军长给记者讲述了当年的情形:红军官兵将这些军规写在包袱皮上、门板上、墙壁上,在行军打仗途中背诵、默写,人人烂熟于心,并严格遵行。
也许,当年红军并不知道“法治思维”这个词,但严纪律、守规矩的法治意识开始在他们头脑里扎根。正因于此,那段历史才有了更加生动的注脚:“哪里有人民军队,哪里就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哪里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哪里就有奇迹发生。”
历史发展到今天,“依法治军”已强调很多年,放眼全军,其成效究竟如何?记者调研发现,进步显而易见,但现实不容乐观。
——有的机关形成靠讲话、文电、开会、派工作组指导部队的思维定势,上面“千条线”,乱穿基层“一根针”,“五多”久治不愈、机关“九龙治水”。有的唯上不唯法,只听领导怎么说,不管制度咋规定。有的领导“长官意志”根深蒂固,靠****惯、凭经验和个人喜好做决策、抓工作。某团主官换了3任,营区主干道两侧的景观换了3次,由原先的樟树换成棕榈、雪松,最近又换成路灯。
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官兵们说,问题其实很明了:领导在依法决策、机关在依法指导上存在偏差。
——基层干部反映,抓基层有《基层建设纲要》,抓训练有《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抓教育有《思想政治教育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