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后感.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1/19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后感4月9号,在广州大学数学学院党组织的带领下,我有幸来到广州黄埔区的黄埔军校旧址进行参观学****四月天的岭南虽然天色阴沉,但是挡不住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热情洋溢和对黄埔军校的神往。包车从我们广州大学出发,穿过偌大繁华的广州闹市,大概30分钟的行程,就远远看见军校的哨兵站台岗亭和延绵200多米的海军营房。顺着那条狭长的残旧的水泥马路,领略着一路的树木青葱,鸟语花香,真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春事深之感。随后,辅导员高菲老师、肖华锋老师在前面引导着我们来到了军校正门口。在看到百闻一见的军校正门口的一刹,也许你会大失所望。正对着波光粼粼珠江的黄埔军校大门,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但它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华丽装饰,又没有石雕玉琢,也不是高大壮观,只有洁白粉墙映衬着尖顶的庄重校门和一块题写校名“陸******官學校”的简单横匾。校名“陸******官學校”几个大字颜筋柳骨、顾盼自雄,是嗣后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湖南茶陵人谭廷闓所书。校门两旁的围墙上斑剥地写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对联。名列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的黄埔军校门就这么简朴?门后生机勃发的古樟肃立不语!往里走进军校内部,目之所及,是极具岭南特色的日字形二层砖木阁楼,走廊、楼梯相连,自成一体,环境清幽。校本部下设的政治、教授、管理、军需、军医等六部按序排列其间。楼底层为花厅,供会议和娱乐。天井设有两座荷花池。二楼有校长室及各部领导办公室,都是同样简朴。后侧为学生课室和宿舍,里面只有一排排铁架床,教室里也只有简单的长桌椅。透过尘封的窗户,我眼前仿佛勾勒出孙中山同志当年亲任校总理期间在这里办公的画面。孙中山先生心怀革命之志,济世救国之命。革命的挫败让他痛感革命武力建立的迫切需求。于是立志建立一所像样的军校,一所新型的军事学校,以加强中国的武装贮备。在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1924年,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培养军事和政治英才的摇篮,正式诞生了。孙中山先生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军校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黄埔军校先后招生办学6期,秉承“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办校宗旨,和“亲爱精诚”的校训,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勇敢而顽强地生存,坚持为国家革命事业输送革命军事人才。随后,我仔细参观了设在军校展览馆内的《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群英》等多个展室,缅怀了革命先辈们的风采和艰苦革命的历程,以及黄埔军校辉煌的历史渊源与深远影响。黄埔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拯救人民大众于水深火热中,国共两党仁人志士,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同窗学****同校共事,并肩作战同仇敌忾,不分彼此,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不屈不挠;这里见证了周恩来和蔼风趣的讲授,聂荣臻的博学,叶剑英的开明……这里人才辈出,烈士们独领风骚,彪炳青史的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