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枣庄市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17-2021年)目录一、新材料产业范围 4二、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5(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5(二)面临的机遇 6三、全市新材料产业现状 7(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7(二)产业集聚逐步显现 8(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9(四)新材料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 10四、存在的问题 11(一)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11(二)政策效应发挥不够 11(三)高端人才仍然较缺乏 12(四)企业融资困难 12(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2五、发展目标 13(一)创新能力 13(二)共性技术 13(三)应用领域 13(四)产业规模 13六、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13(一)化工新材料 14(二)锂离子电池材料 15(三)磁性材料 15(四)光纤光缆通信设备 16(五)新型建筑材料 16(六)建筑节能玻璃 17(七)微细金属合成材料 17(八)纺织新材料 18(九)不锈钢线材和紧固件 18(十)新型过滤材料 19七、政策措施 19(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9(二)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 19(三)落实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20(四)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 20(五)积极鼓励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20(六)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产品 21(七)加强组织协调 21附件:枣庄市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表 22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是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已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指引。为贯彻《山东省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全市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好新材料产业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先导作用,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新材料产业范围新材料是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新材料、新信息、新能源)之一。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新材料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先导,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同时新材料产业本身也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定义的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六大领域。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概括是:新材料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化工及合成材料三大类。二、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一)国内外发展现状目前,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欧洲、俄罗斯等)在新材料产业上处于全面领先地位,韩国、新加坡等国紧跟其后,除中国、印度、巴西等少数国家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新材料产业较为落后。我国新材料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初步构建了品种门类较为齐全、具备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东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分布。当前世界新材料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领域,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新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规模急剧扩大,开发与应用联系更加紧密;新材料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趋势明显;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及资源的协调性倍受重视,新材料产品标准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二)、调结构,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为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现在至“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时期,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山东省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发展计划、国家新材料重大专项等措施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2015年5月,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创新转型提档升级的意见》,新材料成为枣庄市实施倍增计划的五个新兴产业之一,为全市新材料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材料产品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材料换代步伐加快,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并购日益活跃,已经成为风投的投资热点。新材料产业的持续活跃发展,为全市新材料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为全市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国际巨头在全球范围内产能扩张,新材料产业链的中低端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