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医疗急救.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疗急救.pdf

上传人:ayst8776 2015/9/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疗急救.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疗急救
培训
1. 每个工作区都应有管理人员或员工受过紧急救护和血液携带病的专业培训,包括夜班人员在内。血液携带病原体的培训对急救员十分重要。这使他们能了解到接触人体血液的危险,
如艾滋病病毒(HIV)和乙肝病毒,并且知道紧急救助病人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2. 医疗急救受训人员必须接受防乙肝病毒疫苗接种。
3. 受训人员应该获得培训证书,并保留复印件。
急救处理程序
1. 对员工或工厂医护人员无法处理的严重工伤事故,工厂应有书面的急救处理程序。这些程序应包括“谁负责将病人送到何处?何时送及如何送?”
2. 工厂如果位于工业区,区内如有面向所有工厂的医疗站。这样,工厂对运送受伤员工去医疗站应有一套标准操作程序。
3. 不在区内的工厂应就受伤员工的处理与就近医院或医疗站有相应的安排。
4. 生产现场的所有管理人员都应了解急救程序。
5. 紧急电话号码,如医疗机构、救护中心,当地公安及消防部门的号码应张贴在厂区靠近电话的显眼的地方。
文件化
1. 工厂应保留一份重伤记录簿,列出每一次外送医疗的情况以及/或者由此损失的工作时间。工厂应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2. 工厂对每次严重工伤进行全面调查并在档案中保存一份事故调查报告表。
3. 工厂保留一份在厂内治疗的所有伤病记录,包括像轻微割伤这样的小事故。这份记录应当包括被治疗人的姓名、岗位、以及受伤或生病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如果工厂有医疗室,而且能够
对小病进行现场治疗,医疗室人员应当保留一份所有伤病治疗的记录,该记录应保存在医疗室以备检查。
4. 工厂保存所有员工外出看病的记录,不管病情是否与工作有关。
医护人员
1. 工厂遵守有关在工作时间内雇佣和使用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所有法律和规定。
2. 在有医护人员的工厂里,必须规定员工要求看病的手续。如果由管理人员决定是否获准看病,工厂必须说明如何保证管理人员不滥用权力、拒绝员工看病。
急救箱
急救箱要放在靠近工作场所的地方。
每个急救箱都要贴上标签,列出必备的用品及其数量,以方便检查和补充。
所有的急救箱都要按指定清单备足用品。
急救箱里要有一张工厂里所有受过正规急救培训的人员名单。
指定的人员有责任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