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社会公德事迹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公德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9/1/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公德事迹材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公德事迹材料本文是有关社会公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欢迎阅读,聘才网小编搜集整理。生命守护者群众贴心人张西亭,聊城市中心医院大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他用一颗医者的仁心,凭借专心致志的业务精神,诚心诚意率领科室团队,为患者打造出最精心的服务氛围。同时,积极参加下乡义诊、健康讲座等公益活动,捐助重症贫困患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高度赞誉。在政治理论与医疗技术上,张西亭同志以身作则,为科室人员做表率。大内科担负着全区内科系统疾病急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每天的工作任务量非常繁重,工作都是忙碌的、紧张的。面对目前的医疗环境、医疗体制,他带领他的团队,恪尽职守,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不断完善自我。他们的口号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人文关怀贯彻在整个医疗活动中”,这也是大内科的服务宗旨。救死扶伤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作为医疗卫生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生老病死负有重大责任,张西亭同志深深明白这一点,在他的心中树立起“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他牢记“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医生的责任重于泰山”的神圣誓言,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人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有一天深夜,一位病人突发抽搐、意识不清,需紧急抢救,他在酣睡中被电话铃叫醒,二话没说就赶到医院,指导临床抢救工作,25分钟后病人意识转清,生命体征稳定,病人家属感激万分!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平时上班,他总是提早上班,推迟下班,由于病人较多,他不仅要为病人看病,还要满足病人的要求,亲自为病人指导康复训练,每天上班,他就像是上战场打仗一样,忙忙碌碌,没有歇息,真正做到上班一分钟,工作60秒!他把治愈病人当作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体现了新时期名医的崇高美德。他经常说,“金杯银杯,比不上病人群众的口碑。”医者,既要有仁术,更应有仁心。治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暖心,就是道德问题了。一个只会治病的人只能说是一个医匠。只有暖心,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患之间互相信任胜似亲人才能说是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而张西亭同志,用他的爱心、耐心、细心、热心和责任心以及他经常挂在脸上的笑容,温文儒雅的举止,不知温暖了多少病患的心。每次查完房,就算工作再繁忙,他总不忘和患者拉拉家常,只要他一出现,病房的气氛马上轻松活跃起来。在开业前查体期间,有一位84岁的老人自己来到他的门诊,老人精神差,双手颤抖,双下肢无力,经过诊查患者体温℃,患者高热寒战,还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情况较重,而且患者年高耳聋,沟通相对困难,家属不在身边,只问出患者家庭住处及姓名,张西亭同志首先为老人安排相关检查,并为老人垫付费用,同时安排其他同事联系患者家属,患者顺利完成各项检查,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并安排相关治疗,患者病情较前稳定,此时患者家属也来到医院,了解了整个过程,患者家属对张西亭同志再三感谢,张西亭同志脸上挂着笑容对患者家属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老人没事儿我们就放心了”。像这样的感人事迹还很多...... 新院启动初期,内科收治一位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曾先后就诊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化疗后症状减轻,拟行骨髓移植,已与患者二姐配型成功,但因肺内真菌感染未愈、间断发热无法骨髓移植,期间花费60余万元,因花费巨大,7月16日回到聊城,入住我院继续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