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泰晤士报的相关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6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泰晤士报的相关论文.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9/1/20 文件大小:1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泰晤士报的相关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泰晤士报的相关论文下文是关于泰晤士报的相关论文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泰晤士报的相关论文【一】:英国民族性格对《泰晤士报》的影响论文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外国新闻史论文英国民族性格对《泰晤士报》的影响Britishnationalcharacterofthe influenceofTheTimes 院系:文经学院文法系专业: 新闻学班级: 文新101-2班姓名: 于春明学号:201090502237 时间:2011年5月1日英国民族性格对《泰晤士报》的影响“行动养成****惯****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对人有巨大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性格对这个国家、民族亦有巨大的影响。在这里具体探讨一下英国的民族性格对其著名报纸《泰晤士报》的影响。报纸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它也是人类社会需要的产物。报纸由人而产生,人对报纸的决定性影响不容置疑。然而从人的性格,国家、民族性格角度去探讨对某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报纸发展影响的学者凤毛麟角。英国的民族性格在历史的风雨中接受着洗礼,在这英国民族性格当中折射的是整个英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在这性格中传统犹在,精华犹在,文明犹在,同时也与时俱进拥有新时代的朝气。英国的《泰晤士报》是英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至今仍在发行,它是英国新闻传播业的典型代表。英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对《泰晤士报》的影响折射出英国历史发展与英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关系。前不久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米德尔顿的世纪婚礼令世界瞩目,让人不由赞叹英国的王室文化、绅士文化以及英国的传统文化。说到英国的民族性格就不免会想到英国的绅士形象。“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皮鞋,手提一把雨伞”英国人给世界的这印象似乎总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然而随着对英国的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民族,他们有着多面的性格。对此我总结一下几点。一、英国是欧洲公认的“君子国”,社会文明有序,井井有条。英国人的绅士性格不可避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通过那威廉王子与凯特·米德尔顿的世纪婚礼就可见一斑。大部分英国人具有感情不外露的冷淡和缄默性格。英国人一般不会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他们高兴时不会喜形于色,当他们悲伤时也不会愁容满面,这一特点在上层社会中非常明显。绅士的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英国人的内心,它也可以解释过去数百年来英国文化的力量与适应能力。这甚至是英国几百年绅士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这绅士文化的影响下《泰晤士报》似乎也有了绅士风度。1855年6月8日《设菲尔德每日电讯报》(SheffieldDailyTelegraph)创办,每份1便士。《设菲尔德每日电讯报》的创办标志着英国大众化新闻传播业的开端。①随着英国大众化报纸的发展,内容较为严肃的报纸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失去了独霸报坛的地位。《泰晤士报》也未能幸免。1877年德兰恩退休后,沃尔特第三让然想保持报纸在言论和消息方面的严肃、高雅地位但面对便士报的挑战,力不从心了。1908年,哈姆斯沃斯从沃尔特第四手中购得《泰晤士报》,1922年哈姆斯沃斯去世,报纸面临财政困难,于是主要股权转手于与沃尔特家族有血缘关系的阿斯特()。此后在总编辑道森()持续20年的主持下,《泰晤士报》继①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P38 续保持了高雅风格。②直到现今你在阅读《泰晤士报》时也会体会到那份高雅、严肃、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之风。这《泰晤士报》就是一位“绅士”。二、大部分英国人有守旧而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的保守思想。英国人的保守(Conservativeness)为世人所知,英国人却认为他们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最合理的。也许是由于曾经大英帝国的辉煌。有人说,英国人需要20至40年的时间才能接受美国目前的新生事物,此话虽然有一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英国人直到现在也没有采用世界通用的米制(MetricSystem),仍然使用英里(Mile),直到1971年才将货币单位改为十进制(DecimalSystem)。英国是世界上为数较少的保持君主制(Monarchy)的国家之一,其保守性可见一斑。③《泰晤士报》在政治、社会发展观总体上是保守的,因而又限制了报纸对许多重大事实全面的报道,只是新闻工作者追随新闻事实发展的职业本能,迫使该报及时改变立场从而跟上了形势。④就此马克思于1861年回顾《泰晤士报》的历史时说:“‘英国人民靠阅读《泰晤士报》参加对自己国家的管理。’这是一位出名的英国作者就所谓英国的自治制度发表的意见。这一意见只有涉及王国的对外政策时才是正确的。至于国内改革,就从来没有在《泰晤士报》的支持下实现过;相反,《泰晤士报》在确信自己完全无力阻挠实现这些改革之前,是从不停止反对他们的。天主教徒的解放、议会改革法案、谷物法、印花税和纸张税的废除,都可以作为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