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儒林外史》读后感 1.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林外史》读后感 1.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9/1/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林外史》读后感 1.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儒林外史》读后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成就颇高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认为,至《儒林外史》问世,“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而且,“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儒林外史》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作品塑造了一群热中科兴、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形象,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这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书中塑造的一系列读书人形象无不让人感到“科举犹如一把利匕悬在每一位士人头上”。如进了几十年考场,后来侥幸考中又出尽洋相的周进、范进;获得名利地位后就无恶不作的严大位;原本勤劳孝顺、后来被名利与八股迷了心窍,做出种种劣迹的匡超人;为了当名人而冒名顶替四处行骗的牛浦;粗通文墨、在乡村招摇撞骗的杨执中、权勿用;以招贤纳才为荣、借以扬名却屡次上当的娄氏公子;虽为女流却热衷八股的鲁小姐等等。这些可悲可笑的人们,被一条名为八股的缰绳操纵、挟持,丑态毕露。上文中所提及的那些人,该是儒林中幸运的小部分吧。纵使曾有过为功名饱受贫寒,遭尽世人嘲讽的经历,最终却收获了梦想,体验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扬眉吐气。然而不幸的是,在科举求仕这条独木桥上,更多人还是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般,被科举,被八股束缚一生而不自知,终其一生都在做着金榜题名的美梦。当老之将至,曾经的努力和隐忍都成了对今天山穷水尽境地的嘲讽,百无一用的书生可能永远也等不到人生中的柳暗花明。很多人说,是八股、是科举取士造就了畸形的明清儒林,酿成了无数读书人的悲惨人生。在我看来,无论是八股文还是科举制甚至是中国自古“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都只是酿成悲剧的表面原因。真正杀手是人类无止境的欲望。否则,在科举制取消百年的今天,人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学而优则仕”。还有那么多孩子在家长老师的催促下,在社会环境的驱使下在无边无际的题海里辛苦的遨游?因为大多数孩子还有家长对人生目标的迷茫,他们不得不随波逐流,凭着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能,走上千百年来中国人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