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谈艺录读书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艺录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9/1/2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艺录读书笔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艺录读书笔记谈艺录读书笔记其实,说起钱钟书先生,很多人都是第一时间会想起《围城》,但是对其另一部作品《谈艺录》知之甚少。最近在老师的督促之下无意之间接触了本书,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读此书的体会。《谈艺录》是一部钱钟书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读书心得。全书分91章,重点对唐宋至明清名家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补注,对一些文学流派也作了深刻的点评,其中涉及的大家有30余人之多。这本书现在我还没有全部的读完,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钱老此书的序言部分。钱钟书在序言中说:“始属稿湘西,甫就其半。养疴返沪,行箧以随。人事丛脞,未遑附益。既而海水群飞,淞滨鱼烂。予侍亲率眷,兵罅偷生。”他又在“引语”中写道:“昔人论文说诗之作,多冠以斋室之美名,以志撰述之得地。赏奇乐志,两美能并。余身丁劫乱,赋命不辰。国破堪依,家亡靡讬。迷方著处,赁屋以居。”“立锥之地,盖头之茅,皆非吾有。”就是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月,作者以其认真执着的精神,从事了文学的探究和拷问,这给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大的震撼呀!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反思。现在的是计算机信息化的大时代,在信息资源极为丰富的网络上几乎没有找不到的资料,也因此当代的学生甚至到部分老师查找资料以致备课都是在网上轻松完成。网络的快捷和信息传递的发达似乎使得对于学术刨根究底地躬历亲为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吃力而又不一定讨好的蠢事,但是我想说,这是不对的。确实,网络带来了极大的信息量,但是这众多的信息资源其中也有废品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如果不经考证而一味的照搬来用的话,必定会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引起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也是对前辈学术研究者的亵渎。而我们回头再看此书中,可以见到钱钟书先生对学术的认真程度真可以用细致,《谈艺录》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多次补助和修订,来直窥作者对文学的态度和近于严苛的责任心。在第二章之中,整整用了60页对天社,青神疏通解释的《山谷内外集》所存在的瑕疵逐一质疑。在以后的章节中,钱老先生也遵循了这种认真的精神,将严肃的探究精神坚持到底。在探究的过程中,他对一些既定事实并没有盲目的认可,遇到怀疑之处,他会举出诸多例证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并且对错误的予以修正。有时候旁征的例证,诗人和作品竟达到了几百例之多。这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今天的“网上查询”,仅仅是靠作者的记忆,便能逐句逐条信手拈来,可见他对典籍已深得精髓,从而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学养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回望当下,除了对于物质享受是认真的,世人还有多少能在生活飘零,赋命不辰中,会如此认真地读书呢?就拿现在的文学来说,作者推出的都是能适合大众时尚口味作品,读者也都是寻求快餐式的流行文学,对文学的较真劲似乎已杳无踪迹了。这不得不说是我打信息时代的一种悲哀。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阅读到钱先生的《谈艺录》,哪怕只是语言部分,能被那样的精神所感染到,就无疑是给如今日渐消失的严谨的学术态度打上一记强心针了。谈艺录读书笔记《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不像《随园诗话》有假书传诗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钱先生对随园颇有微词,常有发难之语。如果单就趣味性而言,我以为《谈艺录》不及《随园诗话》,不搞专门研究者不一定要看。《谈艺录》的特点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本)中补遗、补订、补正篇幅超过原文,释道儒墨阴阳家,英德法意希腊文,信手拈来,其才情博学记忆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