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2
文档名称: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

格式:doc   页数:1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15/9/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
内容
本单元第1~6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有关练****br/>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的态度。。
教学
重点
难点
1、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观念,了解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难点:使学生初步感知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
课时
安排
共计4课时。(含单元测试及评价2课时)
提高教学质的
措施
本单元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的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以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个“想想做做”和一个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难点是: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进一步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题
认识乘法
课型
新授课
共2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内容
第1-2页。
目标
分析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媒体
卡片、实物等,学生准备20个圆片。
教师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课前检查
检查学****br/>梳理新知
二、活动二:自主学****引导探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新知,认识“几个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作。动手摆几个几。
5、小结。

★活动一:复****旧知,检查预****3分钟)
活动目标:预****新知初步了解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预****能力与****惯。
★一测:复****旧知★算一算,想一想
2+8 3+5+6 4+4 3+3+3 5+5+5
★二测:预****新知★解决新问题
图上共有多少只兔子?怎样列式?
图上共有多少只鸡?怎样列式?
★活动二:自主学****引导探究
活动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复****旧知,引入新课。
引导探究,学****新知。
认识“几个几”。
、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 谁能用算式表示兔子一共有多少只? 这是几个2相加?
(2)谁还能用算式表示出鸡一共有多少只?它表示有几个几相加?
(3)仔细观察这两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动手摆几个几。
(1)每堆摆2个圆片,摆4堆。看看你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列式?再请每堆摆4个圆片,摆2堆。看一看是摆了几个4?
(2)请大家任意摆出几个几,然后说给同桌听。
(3)师:老师也摆了一些花片,你知道一共摆了多少个?你是怎样看图的?怎样列式?是几个几?
★活动三引导学****完善认知。
引探究认识乘法
活动目标: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课时
教师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三:引导学****完善认知。
指导看图
解决问题。
理解知识重点、难点。
比较归纳。
小结形成方法。
四、巩固练****br/>1、指导活动。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br/>2、课堂小结
3、作业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