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9
文档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doc

格式:doc   页数:1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doc

上传人:hnet653 2015/1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上册数学备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备课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数与代数
1、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空间与图形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判断直角。
2、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3、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4、从实际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5、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实践与综合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验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对本班学生水平现状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学生基本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这些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将使学生顺利地投入新学期的学****并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本册的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角的初步认识
表内乘法(一)
观察物体
表内乘法(二)
统计
数学广角
总复****br/>2、教学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数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
3、知识结构
在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的等知识学****的基础上,本册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等知识。在知识的结构上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有得利于学生学****新知识。
四、课时安排
1、长度单位 4课时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
4、表内乘法(一) 13课时
5、观察物体 4课时
6、表内乘法(二) 14课时
7、统计 2课时
8、数学广角 2课时
9、总复****5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2、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知识结构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度。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为以后的学****做准备。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
三、课时安排
长度单位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1—2 例1统一长度单位
“做一做”T1—3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中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初步尝试去估计,培养估测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