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太极的种种太极图即“中华太极图”,亦称“阴阳鱼太极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图形经典,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其基本构成是用一个圆形的黑白互纠表征世界的阴阳两分关系,它是一个独立的图形,构成图形的所有线形均无拐点,全部为流畅饱满的圆弧。在东方文化系统中,太极图是最基本、最简洁、最成熟的图形符号,是中国传统象征图形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直到今天,它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对东方文化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称饱满 在美学法则中,对称是重要的形式美法则,太极图是遵循对称法则的典型代表。它由黑白两条鱼形纹组成圆形图案,以圆心为中心点旋转对称,图形简洁,构图巧妙,两条“鱼”逆向回旋于一个圆形之中,两个“鱼眼”示黑白相间,相交的“S”曲线显示出不息的运动感和韵律美,如图1所示。这种S形构图被承袭为图形中最重要的骨架形式,被西方著名学者贡布里希誉为“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1]“S”线也可灵活运用,如“S”线重复、交叉排列,“S”线变为折线或半圆弧展开排列等形式骨架,为图形的创作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正是这种无穷变化,才启发了后人,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造,产生奇思妙想,创造了无数新颖的形象。 太极图形以最对称图形----圆形为基本形,双鱼构成进制阶数为二的转动。其整体构成图像形式是建立在对“圆”这一平面空间进行理性分割基础之上的。图形、色彩统一于一个大圆外,并反复于二阶数如两鱼、两眼、两色之间,通过圆心画任一条直线所得皆为黑白两份。[2]阴阳鱼形设计既充分自在又充分和谐;鱼头鱼尾扩张避让之间,有攻守进退此消彼长之意。阴阳鱼是太极之鱼,更是自在之鱼,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征候,成为连接中华民族有机世界观的思想模型。,形神交融 太极图形蕴含着“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太极图形的构成形式上看,阴阳互补图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圆的美感特征是举世公认的,它表达了一种表面静止、安详,实际却永远运动的状态,正是在这样一种互为补充的、永恒的运动状态中,它划出了最美的轨迹。太极图继承了这样一种最美的构形方式,又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宇宙观、人本观相通,形成了突破和创造,“回互”线在面的分割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穿插出阴的一边有阳,阳的一边有阴的格式。[3]中国古人自古就有“天圆地方”之说,天与地、生与死、阴与阳这些抽象的矛盾两面通过太极图形“圆”内的“点”、“线”、“面”这种极简的具象符号表达得淋漓尽致。 太极图形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和谐美的最高原则。其中所体现的整合思想对现代设计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吸收与继承传统美学思想的优秀成果,决不单单是种种因素的简单叠加、重复堆砌,而是用“创新、和谐”这条主线将之有机融合,使其统一协调于一个整体中,使此整体体现出更高的社会、经济、人文价值。透过传统造型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造型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传统造型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图2i-mu太极音箱/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