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双学双带”党员标兵先进事迹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学双带”党员标兵先进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9/1/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学双带”党员标兵先进事迹材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双学双带”党员标兵先进事迹材料——记泉江镇木岗村党支部书记江世森江世森,男,1970年8月出生,1990年至1994年在沈阳39503部队服役,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至20XX年外出务工经商,20XX年至今任木岗村党支部书记。木岗村是泉江镇一个很偏远的村,全村1400多人,劳动力700多人,但几乎85%的劳动力都输往广东省、福建省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小孩和少量的年轻劳动力,所以村里一直发展比较落后,较为贫穷,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初在外务工经商的江世森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自己应该为村里做点什么。20XX年,通过群众推荐,党员选举,组织考察,他不负众望,毅然舍弃自己在外面的事业,回到村里任村党支部书记。刚刚上任的他无论是对村情还是对于业务上的一些知识都不怎么了解,但他虚心好学,积极主动地向老村干部、镇机关干部请教自己不懂的地方,很快他就转变角色了。除了处理一些村内日常事务外,他时常在思考如何带领村民们把贫困这个戴了好久的帽子摘掉去,他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何发展本村经济,让村民富裕起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他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组干部会议、村民大会等,集思广益,进一步深化对村情组情的分析,明确“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稳定粮食生产,发展一村一品,一组一特”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产业机构,以规模化、优质化、特色化为发展方向,制定每个小组的规划方案。在做了细致的调查与深入的分析后,确定了本村的主导产业——油茶产业、金桔产业。木岗村山多地少,优越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油茶,以前不少村民都会种植油茶,但多是种来自己用,而且都不是成片、成规模化种植,造成油茶零星分散,由于好多都是缺乏管理,种植养护技术薄弱,好多茶树都结不出果,林农们也是抱着有就摘,没有就算了的态度。江世森同志认真了解了遂川县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及油茶种植扶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决定带领群众规模化发展油茶产业。然而油茶种植是个技术活,特别是幼林抚育期,松土除草、农林套种、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一样不能少。而且油茶是个“慢产业”,幼林需3年-5年才能挂果,8年后才能丰产,投资周期长,科技含量大。为了让群众有积极性参与到这个“慢产业”来,一方面他带领党员干部积极向群众宣传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请求科技支援,在他的请求下,镇里派来科技人员对村民们进行培训,给予技术指导,让他们更有效地、更科学地掌握油茶种植技术,解除他们心中的技术顾虑。江世森更是率先承包50多亩地来种植油茶,他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有关油茶种植的技术,利用网络查询油茶种植的相关信息,借鉴别人农林套种、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综合开发模式,在油茶林地里套种金银花、猕猴桃;在油茶林地里养鸡,鸡粪则作为油茶林的有机肥料。已经掌握油茶种植技术的江世森,积极引导群众们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业,并把自己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群众。这些年来,木岗村新增油茶林300多亩,油茶低改1000多亩,现在全村共有油茶林2700多亩,来到油茶林基地,只见青山流翠、万木葱茏,满山油茶生机勃勃。如今,江世森和他的油茶种植户们也成立了绿纯油茶生产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单户林农资金技术薄弱、油茶零星分散的问题。树立“协会+基地+会员”经营理念,建立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社,以油茶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村油茶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