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二00五年七月消防与生活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三章危险化学第四章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第五章电气消防基础知识第六章建筑消防基础知识第七章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第八章消防安全检查基础知识第九章初起火灾处置基础知识第十章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凡是失去控制造成了人身和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均可称为火灾。二、火灾的危害1、毁坏财物,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2、残害人类生命3、破坏生态平衡4、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三、火灾的特征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灾害复杂、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灾后事故处理艰巨。四、火灾的分类1、按火灾可燃物的分为六类型A类: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气体火灾D类;指金属火灾E类:指带电火灾F类: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可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第二节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二、消防工作特点: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技术性。消防第三节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础制度一、消防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二、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一、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二、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2、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第二节燃烧类型一、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二、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焰移去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三、自然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然。四、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第三节燃烧过程及特点一、可燃物的燃烧过程二、可燃物的燃烧特点1、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表面燃烧阴燃分解燃烧2、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蒸发燃烧、动力燃烧、沸溢燃烧、喷溅燃烧3、气体的燃烧特点扩散燃烧、预混燃烧第四节燃烧产物1、燃烧产物的含义和分类2、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3、燃烧产物的毒性4、烟气5、火焰、燃烧热和燃烧温度6、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影响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冷却法: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不间断地向着火物附近的未燃烧物喷水降温等。窒息法:消除阻燃物;封闭着火的空间,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用湿被湿麻袋等捂盖已着火物质,向着火物喷二氧化碳、干粉、泡沫喷雾水等。隔离法: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将未着火物质搬迁转移到安全处,关闭燃烧气体液体的阀门,切断气体液体来源,用沙土等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抑制法;中断燃烧链式反应;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干粉等灭火剂,覆盖火焰,中断燃烧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