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盐山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盐山简介.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1/24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盐山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盐山历史文化盐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春秋战国时代为齐地,秦属齐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高成县,后称高城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盐山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县改置东盐州,于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复置盐山县。其后区划虽多次变化,名称依旧。1945年改称靖远县,1949年恢复原称至今。盐山县为中国历史第一侨乡。公元前209年,秦方士徐福奉秦皇之命在此招募千名童男女,东渡扶桑寻求长生不老之药,首开中日交流之先河,至今传为佳话。盐山地杰人灵,人才辈出。涌现出汉代谏大夫鲍宣、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等一大批名人志士,近代名医张锡纯,被医学界誉为“医学革命第一人”。全县共有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泰山行宫建于明代,位于庆云镇西关村西头100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建“泰山行宫”系群建,门南向,拾级步入,目映彩壁,左右绕过,硬山顶小式造,,坐北面南,,进深7间,,西厢5间,东无,后筑楼阁(两层),下为拱门通道,上为歇山顶,周建明柱,木川头悬铃,壮观别致,《庆云县志》称行宫为八景之一。以四周围墙为基线,向东西各10米,向北20米,向南20米为重点保护区。·大成殿建于明代,位于庆云镇庆云中学院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古建为歇山顶,小式造,,面南,左右侧建有东西院各5间,1982年,省文物局拨款1万元,对进顶部进行了翻修,恢复了原状。此建筑座落在我省东南边沿与山东庆云县接壤地带,亦系沧州地区所辖各县市范围内仅存一处,堪称渤海岸边一颗瑰宝。大成殿北5米,南38米,东南院后墙外5米为重点保护区。·明代监狱遗址:庆云镇政府门外路面50米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庆云县志》民国三年版卷建置志公署篇五十四页载称:监狱在大门内路面西,现状为原范围内乱拆、乱建,仅剩南西原监狱牢房11间,余皆无,剩下牢记顶全无,只立着残墙断壁,墙残高3-4米,厚50-70厘米(土坯砌筑)墙基砖系明代建筑材料,在我省系仅存者之一有珍贵历史价值。2、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明代武庙大殿:位于城关镇南隅村县木器厂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庙大殿”俗称关帝庙,据《盐山县志》民国五年版卷,三疆城略篇三,三十六页著称:“福泉寺”在今治大南门之右,旧在小南门与龙王庙相比本。宏治十年,移建今处,康熙八年重修中有关帝庙、八蜡祠,现仅存武庙大殿,福泉晓钟为八景之一,该殿小式造殿,屋顶高8米,遍体鳞伤,急应维修。大殿四周30米为保护范围。·明代衙署二堂:位于庆云镇政府院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衙署二堂”系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创建,历代维修使用。至1965年,因区划变更,庆云县治迁移山东省(今山东庆云县),迁出时把它留在盐山,现为镇政府库房。经省古建研究所陈国瑛工程师到现场考证,结论为我国仅存衙署二堂应珍视保护,衙署二堂北21米,南30米,东西各3米为保护范围。3、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高城县古城:原大付庄乡故城赵村东北500米,为西汉建设,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系汉高帝一年(公元前202年),置土筑城墙继续连绵,均高1-4米,基部宽40-50米,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320米。城内面西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