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抗日战争2.ppt

格式:ppt   大小:2,877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日战争2.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25 文件大小:2.8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日战争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抗日战争一、全民族的抗战日本30年代大规模侵华的原因灭亡中国、称霸亚太(大陆政策)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931年波及日本,日本陷入困境西方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国民政府极力围剿红军日本方面:西方方面:中国方面:(既定政策)(现实原因)(有利时机)阅读材料,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一此事件发生在1931年,日本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此事件后不到半年,日军侵占整个东北。材料二此事件发生在1932年1月的上海,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侵略军袭击该地,驻守松沪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材料三同年,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国家。材料四7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此后,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威逼平津。材料五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日本人建立的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这些事件罗列在一起,充分说明了什么问题?中日矛盾上升,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什么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引起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曾制定“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提出“以逸待劳,以拙制巧……以静观动”,等待胜利的到来。毛泽东《论持久战》也指出: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来看,日本的长处是暂时的……日本的短处是基本的,还会因我方的努力而扩大。中国的短处也是暂时的……中国的长处是基本的,还会因我方的努力而扩大……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定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1、国共两党持久抗战的指导思想有何不同?2、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分别实行了怎样的抗战路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政府“持久消耗”是消极、被动的;共产党的“持久战”是积极、主动的;国民党: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的人民战争路线;阶段:战略防御四大会战{凇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进入相持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探究活动:日军为什么能长驱直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2、国民政府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敌强我弱。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广州、武汉失守,进入相持阶段李宗仁台儿庄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国共合作的典范——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害怕人民在抗战中强大起来,威胁其统治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本性决定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国共合作共同赢得了抗战的胜利,国共摩擦也使双方都付出了代价。但双方毕竟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使中国没有亡国。因此,国共双方在抗战中的贡献都应该得到海峡两岸的公正评价,而不应该延续内战思维,互相贬低对方的功绩。从全民族抗战的角度,从超越党派的大历史观出发,每一个士兵都为中国赢得了尊严和荣誉,每一个牺牲者都值得缅怀和敬仰,而不管他们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读史感悟】抗日战场时期两个战场主要区别和相互关系。区别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路线依靠的武装力量战场范围作战规模和方式战略地位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八路军、新四军、民兵等国民党统治区域敌人的后方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二、日军的罪行1、发动战争,侵占大片领土2、、潘家峪惨案3、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细菌战、化学战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溥仪·伪满洲国(1932)——汪精卫·南京伪国民政(1940)经济掠夺(以战养战)奴化教育(消磨中国人的反抗意志)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大肆美化侵略战争,歪曲侵华历史,内容要点梳理如下:五大篡改:竭力掩盖真相严重歪曲事实(一)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二)关于“二十一条”(三)关于“九一八事变”(四)关于卢沟桥事变(五)关于南京大屠杀七大谬论:宣扬侵略有功推卸战争罪责(一)称中日战争是共产党挑唆(二)称中日战争责任全在中国(三)对外侵略不再用“侵略”一词(四)不再提日本在战争中所犯罪行(五)大书特书日本的战争损失(六)放大字号为战犯鸣冤叫屈(七)鼓吹侵略“造福”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