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吕思勉论中国货币史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吕思勉论中国货币史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13/8/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吕思勉论中国货币史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中国吕思勉中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吕思勉论中国货币史
Lü Simian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inage
黄阿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 200062)
内容摘要吕思勉是20世纪中国史学大家之一,旧学根基深厚;但也积极吸取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应用于史学研究。本文以吕思勉论述中国货币史为切入口,探讨吕思勉关于中国货币史的基本认识、研究理论与方法及其不足,以窥吕氏史学风貌。
关键词吕思勉中国货币史经济学理论
吕思勉是20世纪中国的史学大家之一,他以独特的方式参与了当时的新史学建设关于吕思勉与新史学关系的论述,可参阅虞云国《论吕思勉的新史学》(载《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4期)、张耕华《吕思勉与20世纪前期的新史学》(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2003年第1期)等。
。吕氏旧学根底深厚,史著取材于普通文献,治学风格崇尚通博张耕华《吕思勉与他的<中国制度史>》载仓修良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述》(四),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另一方面,吕思勉也积极汲取西学新知应用于史学研究,大凡阅其史著者皆可体察。王家范论吕思勉时说:“先生于著作中常透出一些精彩议论,知道他实得益于对社会学、人类学等新知识的吸收,社会经济、社会组织、社会生活都进入了他的中国通史,实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先驱。”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37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可谓公允之论。目前有关吕思勉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主要局限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考察,鲜有从其他角度探讨吕思勉的史学成就。本文就吕思勉在中国货币史方面试作探讨,以窥吕氏风貌。
吕思勉早年向往旧时经济之学吕思勉《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吕思勉遗文集》(上),第43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此种经济之学,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学问总括。彼时尚无学科分类概念,一切社会上、政治上的问题,读书人都应略知大概,目的在于经世。这是吕思勉幼年所立志向,亦是其一生问学治史之旨归。他曾说,研究学问的人,不能将自己的眼光局限于书本里,要肩负社会改革之责,要为现实谋实用。他批评“向者士夫埋头钻研,几谓天下之事,尽于书籍之中,其号称读书,而实不能读书者无论矣;即真能读书者,其学问亦多在纸上,而不在空间。能为古人作忠臣,而不能为当世效实用”吕思勉《论国人读书力减退之原因》,上海《时事新报》,1918,3,15。
。又说:“大凡一个读书的人,对于现实社会,总是觉得不满足的,尤其是社会科学家,他必先对于现状,觉得不满,然后要求改革,然后要想法子;要想法子,然后要研究学问。若其对于现状,本不知其为好为坏,因而没有改革的思想;又或明知其不好,而不只想在现状之下,求个苟安,或者捞摸些好处,因而没有改革的志愿,那还讲学问做什么?所以对于现状不满,乃是治学问尤其是社会科学家真正的动机。”吕思勉《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的学习方法》,《吕思勉遗文集》(上),第41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本乎此,他一生关注社会改
良,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比如有文官考试方法改革、救济米荒对策、盐法改良与田赋征收、对平卖的建议、抗战检讨和今后的方针、战后中均地权和改良农事、整理土地和居住问题、根治贪污等问题。这些时论文字,充分体现了吕思勉的“经世致用”思想。
物价与货币是吕思勉早年就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