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关于作品《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本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录自《指南录》,此诗作于1279年,即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这首诗为誓死明志而作。作者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书写,极写出国破之恨、哀怨之情。古诗解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注释遭逢:遭遇,指受到朝廷选拔。起一经:起于一部儒家经典,意思是从中进士开始干戈寥落:兵器稀少,稀稀落落,指兵力单薄。四周星:指四周年。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一联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风飘絮”来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自己政治生涯的写照。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伏,如水中雨打的浮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书写忧虑不安的心情。当时惶恐的心情、孤苦伶仃的感觉与地名暗合。构思巧妙新奇。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留下这颗赤诚之心照耀史册。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小结: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