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新生代-喜山运动(形成中国地貌格局).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生代-喜山运动(形成中国地貌格局).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1/2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生代-喜山运动(形成中国地貌格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8、喜马拉雅运动(约6500万年):新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新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1945年由黄汲清创用。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这一运动中,中国东西地势高差增大,季风环流加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明显的区域分异:青藏隆起为世界最高的高原,第三纪的热带、亚热带环境被高寒荒漠取代;西北地区因内陆性不断增强而处于干旱环境;东部成为湿润季风区。一般认为,喜马拉雅运动分为3幕:第一幕发生于始新世末、渐新世初(相当于沙河街组),青藏地区成为陆地,从而转为剥蚀区;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相当于馆陶组),地壳大幅度隆起,伴以大规模断裂和岩浆活动;第三幕发生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相当于明化镇组),青藏高原整体强烈上升,形成现代地貌格局。我国所有高山、高原现今达到的海拔高度,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以来上升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