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濛洲八景昔与今清嘉庆年间,庆元知县关学优主修《庆元县志》,邀集本县文士协修,受八景影响,便在本县选择了八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命名为“濛洲八景”(庆元别名濛洲)。之后“濛洲八景”便成为庆元文化中的一个热门题材,历代文人墨客多集中予以题咏描绘。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种历史体现。八景之名始于宋,画家宋迪以潇湘远山近水的景象创作了八幅画,称之为“潇湘八景”。此后文人逸士争相效之,“八景风”一时大盛,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作为代表性的八处景物常常是某一名胜地、或者扩大到某一城市或地区的著名景物的集合,并多为当地历史和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征。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追随历史的足迹,去寻访“濛洲八景”的前世今生。巾子祥云。巾子峰,一称锦山,位于县城西北,海拔1561米,顶峰近可俯视整个森林公园以及庆元县城,远可观浙、闽两省三县,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巾子峰为姐妹峰,两峰如两支利剑直刺苍穹。山中林木郁郁,景物四季变幻,春看百花争艳,夏观云雾茫茫,秋望晴空明月,冬眺林海雪原,忧烦荡尽、心旷神怡。峰上云雾更是四季不同,四时各异,登临峰顶,只见茫茫雾海,似雾似烟,时聚时散,时而龙腾虎跃,又似水银泻地,时而波涛汹涌,又似百兽闹春,变幻无穷,乐趣无穷。宋大观年间(1107-1110)巾子峰顶出现过一次奇异天象:一缕五色彩云,从南面的熏山冉冉升起,霎时变成三条彩虹,飞架巾子峰上,隐约听到仙乐之声。西北角上空,霞光纷呈,依稀见到座座玉宇琼楼。片刻之后,云消雾散,幻影顿失,蓝天之下重现双峰屹立。这一自然景象,被古人喻为“群仙聚会”,清·徐应亨有诗志之:“巾子峰头架彩虹,熏山一道往来通,霓旌冉冉飞青嶂,云盖亭亭拥碧空,仙杖依稀群玉馆,帝阍咫尺太微宫,先朝盛世谁当继,多士应收万卷功”。如今,巾子峰森林公园正在申报国家AAA级的景区,开发建设中的巾子峰森林公园是集生态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养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随着“丽龙庆”高速公路开通,其区位优势更加突显,巾子峰森林公园必将成为浙西南闽西北旅游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石龙烟净。石龙山,位于县城松源溪畔,主峰海拔597米。其山势连绵起伏,宛若飞龙从天而降。暮春时节,烟雨如织,雨霁空净,山色如画,云雾飘动,飘渺迷离,游人恍若置身仙境。是每年重阳节古文人逸士登高诗会胜地,固美其名为“石龙烟净”。清·周培升有诗赞曰:“山高形突兀,烟重色朦胧;似雾藏深洞,如云锁远空;一朝风尽卷,千里目能穷;环绕皆山水,都在眼界中。”过去山上有大士阁、问仙亭、丰乐亭、三官庙、樊公祠等建筑,山林深密、一派古刹之风。民国时山上驻扎军队,古迹和林木被破坏殆尽。1978年,庆元县人民政府批准将石龙山辟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正门,是一座用76块花岗岩装配而成的高大石坊,其后伫立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巨型大理石碑。石龙山革命烈士陵园作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市民休闲养生的首选场所,每到周末,游人不绝,登高远眺,全城尽收眼底。双潭石印。位于县城西北松源溪与竹坑溪交汇处。曾有上下两潭,上为放生潭,下称石龙潭,一块龟状巨石落在两潭之间,古人把这石龟喻为印玺,谓之“嶙峋片石砥中流,圭角天然一印浮”,因称“双潭石印”。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建咏归桥时,庆元知县杨瑞芝独具匠心,以龟石为中心,建左右两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