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对策蒋利星(广西桂林市中心血站541001)【中图分类号】R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079-03【摘要】血小板的主要牛理作用是参与正常的止血,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的有效手段,并可降低放疗或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致死的死亡率。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发展,血小板(platelet,PLT)的使用日益广泛。随着大量使用血小板的情况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困扰临床医牛的大问题,即反复输血者可能产牛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输血小板无效(refractorinesstoplatelettransfusion,RPT)。木文总结了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部分原因及相应对策,供临床参考。【关键词】 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随着成份输血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血小板(platelet,PLT)的使用也日益增多。据木站供血部门统计,机采血小板的使用量以每年20%以上幅度增长,由此产牛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困扰临床的大问题。一般情况下,把监控血小板输注结果常用的公式,I)和血小板回收率作为判别依据,I<<<20%,则认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有非同种免疫因素和同种免疫因素,非同种免疫因素包括血小板质量、发热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骨髓移植、脾肿大等因素,另一方面,血小板上由于存在血小板相关抗原,主要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类抗原,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即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plateletantigen,HPA)。目前,HPA被国际正式命名的有22个抗原,其中12个抗原被列入6个遗传系统,分别命名为HPA・1〜5和HPAJ5。这些抗原产牛的同种免疫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牛。%为HLA抗体,%,%[l]o国外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处理、抗体实验评估及应用有相当多的讨论[2-4]o血小板相关抗体常出现在血小板输注6次以上的患者中,有报道称反复大量的输注血小板可导致50%左右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相当于红细胞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血小板相关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hrombocytopenia,NAIT)也不时有病例报道,其主要因素是人类PLT抗原抗体反应,但Saito⑸却发现了1年中3例HLA抗体引起的NAIT。Kiefel[6]等研究发现输血患者的血小板同种异型抗体特异性与NAIT或输血后紫瘢患者所观察到的明显不同。下面分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对策。1非同种免疫因素包括血小板质量、发热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骨髓移植、脾肿大等因素。。陈会友[7]等研究表明,献血者外周血MPV(平均血小板体积)是影响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血小板采集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