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伤寒论复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论复习题.doc

上传人:小点 2019/1/27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论复习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伤寒论》一、名词解释1、面合色赤:满面通红。2、将息:将息调息即护理调治的意思。3、白饮:即米汤。4、下利清谷:泻下不消化的食物。5、面色缘缘正赤:缘缘,持续不断之意。满面持续发红。6、四逆辈:四逆辈是张仲景提出来治疗太阴本证的,根据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程度不同,选用不同温阳力量的方子,如理中汤、四逆汤等等。7、周时:一昼一夜,即二十四小时。8、苦酒:即米醋。9、麻沸汤:即煮沸的水。10、心中懊憹:即心中烦郁无奈闷乱不安之意。11、旦日夜半:明天夜半。12、面垢:面部如蒙油垢,此因阳明热浊之气上熏所致。13、筋惕肉瞤:肌肉跳动。14、法醋:即指食用醋。15、厥逆:手足厥冷。16、小便色白:即小便滑长。17、不更衣:不大便18、口不仁:口舌麻木,食不知味,言语不利。19、清血:清,同圊,登厕之意。清血即便血。20、水逆:指饮邪内停气不化津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一种症候,为蓄水重症的表现。二、选择题:1、可确辨为桂枝汤证的是(B)A、恶风、发热、头痛、汗出、脉浮、口不渴、胸满。B、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C、恶寒发热、不欲饮食、呕吐、汗出而喘。D、发热恶风、汗出、身痛、口不渴、脉沉迟。2、桂枝汤方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A)A、桂枝:芍药为1:1B、桂枝:芍药为1:2C、桂枝:芍药为2:1D、视病情灵活掌握3、用桂枝汤治疗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病证,选择下列哪种用药方法最恰当。(D)A、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等物。B、服已须臾,喝热粥一升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D、先其时发汗4、桂枝加葛根汤中葛根的作用是(B)A、解肌祛风,调和营卫B、升津舒经,且助解表C、升津止利,解肌止渴D、解肌祛风,解表止利5、脾虚气滞腹胀满者治疗首选(B)A、理中汤B、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C、桂枝加大黄汤C、桂枝人参汤6、太阳温病的含义是(A)A、外感温热之邪初起之证B、太阳病误用辛温发汗的变证C、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的病证D、里热炽盛,气阴两伤之证7、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A、桂枝汤加葛根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C、麻黄汤加桂枝、葛根D、麻黄汤加葛根8、太阳中风证自汗出的病机应除外下列哪项(C)A、卫强营弱B、阳浮阴弱C、卫阳闭遏,营阴郁滞D、营气和而外不谐9、下列哪项不符合苓桂术甘汤的主证(D)A、心下逆满B、气上冲胸C、起则头眩D、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10、五苓散的服法是(B)A、捣为散,先食温服B、白饮和服C、清酒调服D、温顿服11、“晬时”是指(C)A、一昼夜B、一旬C、一周D、当时12、“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辨证属于(A)A、真寒假热B、真热假寒C、里寒外热D、热极生寒13、恶寒与发热并见,不可能是(D)A、桂枝人参汤证B、五苓散证C、麻黄附子细辛汤证D、四逆汤证14、桃花汤中赤石脂的用法是(A)A、一半入煎,一半吞服B、另煎,兑入干姜粳米药汁中C、吞服药末D、与诸药同煎,无特殊要求15、心下悸欲按,脉虚数无力,治疗首选(D)A、桂枝加桂汤B、桂甘龙牡汤C、苓桂甘枣汤D、桂枝甘草汤16、下述提纲证和原文不符的是(D)A、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B、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C、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D、太阴之为病,腹满而痛,食不下,自利不渴,小便色白,若下之,必胸下结硬。17、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见“心下痞”(C)A、五苓散证B、桂枝人参汤证C、黄连汤证D、旋复代赭汤证18、桂枝新加汤证“身痛”的病机是(B)A、表阳受伤,筋脉失养B、阴液耗伤,筋脉失养C、营气两伤,筋脉失养D、水湿浸***,筋脉失养19、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法是(A)A、麻沸汤泡“三黄”,煎附子B、麻沸汤泡附子,煎“三黄”C、先煎附子,后下“三黄”D、用“去滓重煎”法20、桂枝人参汤的方药组成是(C)A、桂枝汤加人参B、理中汤加人参C、理中汤加桂枝D、桂枝汤加人参干姜21、下利黄色稀水,秽臭灼肛,里急后重,口苦咽干,舌苔黄,脉弦数。宜选(C)A、小承气汤B、葛根芩连汤C、黄芩汤D、白头翁汤22、炙甘草汤证的病机是(D)A、心阳亏虚,水气凌心B、心血瘀阻,脉络不通C、心血不足,心失所养D、心阳亏虚,阴血不足23、太阳蓄水证的主要脉证是(D)A、脉浮、微热、恶寒、消渴、少腹满、小便不利B、少腹满、小便不利、其人如狂C、神志正常、小便不利、腹濡软D、脉浮发热、渴欲引水、小便不利24、阳明病的主脉是(C)A、数B、洪C、大D、沉25、根据原文,“正阳阳明”是指(B)A、脾约B、胃家实C、热结旁流D、阳明腑实26、麻子仁丸证当除外下列哪一项(C)A、大便结硬B、小便频数C、腹胀满痛拒按D、趺阳脉浮而涩2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小柴胡汤的功能(B)A、寒温并用,扶正祛邪B、疏风散热,和解祛湿C、疏利三焦,调达上下D、宣通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