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析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文人气质.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文人气质.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1/2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文人气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文人失意情绪曹雪芹笔下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众多,林黛玉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她美的清新脱俗,而且才华横溢,蕙质兰心,“心较比干多一窍”。尤其是“以诗词为心”一句,恰当地揭示了林黛玉之美的精髓,是诗性之美。但说到林黛玉,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她出众的诗词才华,不是她美丽的外表,而是她“孤标傲世”的文人气质,在大观园里,她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逢迎拍马之流,在她眼里那些人是极其虚伪的。她蔑视功名权贵,在所有人都劝宝玉考取功名的时候,她不劝宝玉走仕宦道路。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蔑视炙手可热的世要权贵,甚至那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北静王,在她心中也只是一个“臭男人”,这样的孤傲,显然不仅反映出她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并且反映出了她在政治上和哲学上对地主阶级的叛逆。作为现实的人,她不能容纳不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她蔑视她周围的秩序,于是她被挤出秩序之外,而她则在一旁冷漠地审视着。她从此失去了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能力,失去了与他人交际的能力,她显得无能、冷漠、孤僻,她处于被遗弃的环境之中。她怕受伤害,怕自己会变得跟那些人一样,所以她傲视一切,在自己与环境之间构建起一堵防御之墙。她怕别人践踏她的感情世界,因而她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而同时,她也就一厢情愿地在观念上把自己与世界隔绝了。她把世界看得污浊不堪,而自己则是纯洁无暇,她要到这个世界之外去寻找纯洁的归宿。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以她过人的心思怎么会不知道阿谀奉承的好处呢,既能得到孝敬长辈的美名,又能得到长辈的宠爱。如果她学会了那一套“既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人”的做人哲学,那么,她的前途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但是林黛玉并没有那样做,她毅然选择了另一条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她对期盼自由却不可得时,也不愿随波逐流,悲壮而死的感情的一种抒发,黛玉渴望在天之尽能找到葬身的香丘,也希望自己的“艳骨”能清清白白地藏于锦囊之中,有自己的一方净土,在九泉之下洗尽铅华。她渴望清白地来,清白地去,因为这远远强于陷身风尘之中,失去自己的傲骨,成为无意识的,随风而倒,丝毫没有气节可言的墙头草。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包含着作者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即浓厚的怀才不遇的失意情绪。从林黛玉早起所受的教育来看,从小黛玉的父亲将她作为男孩子来养,不重女工而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