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李杜诗五首鉴赏.ppt

格式:ppt   大小:16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杜诗五首鉴赏.ppt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1/28 文件大小:1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杜诗五首鉴赏.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杜诗五首鉴赏范锦荣集2009年6月李白《峨眉山月歌》体例:古体诗,歌行体。题材:怀友诗,望月怀人。背景:作于李白离川出峡时期。游罢峨嵋山,沿平羌江由嘉州进入岷江。在犍为县的清溪驿乘船,驶向渝州,准备由三峡东下,夜发清溪时写下此诗,怀念友人或故乡。“君”:(山月)故乡或友人。月的意象:象征乡情、友情。①峨眉山月半轮秋:舟中所见。仰视,仰观月色,近景,写出季节,月色清幽的意境。②影入平羌江水流:俯视江中月影,影随波动,山中月,水中影,秋高气爽,月影随之而动,暗写行船,是观者在动。③夜发清溪向三峡:夜发清溪之际,“向”与“下”连用,写出船行速度,衬托心情,兴奋与思念交织。(类比: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④思君不见下渝州:“君”指乡情或友情。全诗写出离开故土向三峡进发时的思念之情。诗歌的艺术特点A、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由望月、秋景写起,引发思君之情。(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情于相似之月)B、四句用了五个地名。古人评“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同为绝句,殊不厌重。”自然流畅,不觉累赘呆板,只觉气势奔放,感情真挚。C、动词的使用。向、下,(地名连接转换)写出随江水顺流而下,一路飞驰的感觉。《春夜洛城闻笛》题目交待:季节时间、地点、事件。“谁家玉笛暗飞声——设问起笔,扣题。“暗”通感。写出声音的远、微弱,似有似无,时隐时现;散入东风满洛城——东风即春风,“满”夸张,铺垫。写笛声无处不在,无人不闻;此夜曲中闻折柳——笛声吹奏“折杨柳”,折柳,暗合乐府诗题和****俗,勾起乡愁;何人不起故园情——反问结句,呼应“满”,解释“谁家”,写出笛声寄托思乡之情,引发所有人的乡愁。《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用典,类比。联想到贾谊无端受害被贬到长沙,远离故都,远离京城之恨油然而生,去国怀乡,迁谪之恨。“一”,意为一下子,忽然;写出意想不到无辜受害的愤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中听到笛声传送出“梅花落”之曲,感觉却像是在冬季,眼前似有飘落下梅花,凛然生寒之意;表现流放之人,被疏远的冷落、孤寂心情。通感,由听觉向视觉、感受。李白“闻笛”诗歌比较比较:同写“闻笛”,寄予情感不同。《春夜洛阳闻笛》《黄鹤楼闻笛》背景:客居洛阳流放夜郎经过武昌内容:闻笛思乡去国、眷恋朝廷,迁谪情意境:哀婉悠远孤寂凄凉情感:离愁别绪去国怀京迁谪恨结构:先闻——后感先感——后闻手法:《洛》设问起、描写、夸张、反问收。《黄》用典类比,听觉——通感(视觉、感觉)杜甫诗三首写作时间的连续性:《客至》为(761)。此时诗人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县令崔明府前来拜访。写出客至的喜悦心情。《旅夜抒怀》写于(765),杜甫的好友成都尹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托,只好离开成都。此诗写在从成都到渝州(重庆)、中州的途中。旅夜即旅途之夜。不知漂泊何时是尽头……《登岳阳楼》(768)冬。诗人从湖北公安县,到达湖南岳阳。悲喜交加,感慨万千。770去世前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寓居长江畔的夔州写《登高》时(767)已有风痹症、肺病)。杜甫诗《客至》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叙事诗,表现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喜客的欢快心情。①②无客,虽春意荡漾,秀丽无限,临江近水,却掩饰不住日常的孤独,“皆”写户外环境幽闭、安静;“但见”写只有群鸥作伴的孤独。衬托客来的喜悦。③④迎客:虚写。花径、蓬门都是乡间僻静之地,从未来过客人,今天却未来客打开,显示对客人的尊敬;同时,突出喜出望外之情,突出二人的非同一般的情谊。⑤⑥留客:实写待客盛情。餐桌上虽无美味佳肴,酒杯中也只是未过滤的淡酒,但主人的自然、亲切、纯朴稍带有些歉疚的情感自然呈现。⑦⑧邀邻:向邻居发出邀请,更衬托出客人的尊贵。酒兴正浓,兴致正高,兴奋快乐,气氛热烈。难得的风格明快、欢愉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