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大学毛概课论文(精选).ppt

格式:ppt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毛概课论文(精选).ppt

上传人:xionglue51 2015/10/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毛概课论文(精选).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
?
?
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
请思考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