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系统的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海南华侨中学徐道安
一、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学生简单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及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解。初步掌握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亲历生活中“室内住宅电气系统的设计”的分析和“自动供水系统”的设计,初步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简单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学会运用整体性、目的性等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前两节(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分析)和第三节系统的设计第一课时内容的延伸和综合。系统的设计第一课时已经完成了系统设计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手电筒照明供电部分的设计”的案例分析,这个课时教师在对系统的“室内住宅电气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的理解。通过“自动供水系统设计”让学生理解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如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系统的整体优化。在此基础上巩固已经学习的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本节内容“自动供水系统设计”为后面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分析、系统的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系统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和简单系统的设计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设计“自动供水系统”还缺乏信心,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对“自动供水系统”的设计实践造成障碍。但是学生的整体基础相对教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缓解部分学生的压力与畏难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教学重点:对“室内住宅电气系统的设计”和“自动供水系统”等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简单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及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理解。初步掌握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亲历“自动供水系统”的设计,学会运用整体性、目的性等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
1、教学资源选择:“室内住宅电气系统的设计”的PPT 和“自动供水系统”的材料:水箱、微型水泵、进水管,导线和杠杆控制装置。杠杆控制装置中有浮球、连杆、支点、金属接触点、接线柱,导线等。
2、教学方法的选择:任务驱动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
1、问题提出: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决策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杨辉的问题:室内住宅电气系统的设计
杨辉是一名律师,最近买了一套面积为 时的三室二厅的新房,即将进行装修。他要对室内电气线路进行系统设计。
在家庭装潢过程中,人们容易忽视住宅的室内电气线路的设计,从而导致装潢完成以后才发现有设计不合理之处,或住户对各条线路的走向、连接一无所知,出了故障也无法查出问题所在,无法检修。所以进行住宅室内电气线路的整体设计很重要。
2、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分析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室内住宅电气系统的设计”的认识,他们是如何理解的,自己如果要进行设计的话,如何设计。注意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发现问题。最后得到:
设计要求:
(1)明确用电负荷。
(2)用电安全、方便, 相互之间影响小, 便于维修。
设计分析:
(1)设计的目标是方便住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