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doc

上传人:dlmus1 2019/1/29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4)第三章相互作用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二、教学要求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基本要求1、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重力的定义,知道重力的方向,掌握重力大小的计算和测量方法。4、理解重心概念,知道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5、初步了解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等概念。发展要求1、理解悬挂法测重心位置的原理。2、运用重力、重心等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明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相互关系本章不作要求。2、对四种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不作要求。3、不要求掌握重心与稳度的关系。第二节弹力基本要求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常见的弹力种类。2、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3、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能运用胡克定律进行有关计算。4、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表示,掌握利用图象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5、知道“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发展要求1、会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体会放***的实验思想。2、理解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说明多个弹簧的串、并联问题不作要求。第三节摩擦力基本要求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及变化范围。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4、知道动摩擦因数无单位,了解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5、会运用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6、能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发展要求1、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2、能够分析生活中既常见又较简单的问题中的摩擦力。说明1、不要求引入静摩擦因数。2、不要求了解滚动摩擦产生的原理。3、不要求掌握影响流体阻力大小的因素。第四节力的合成基本要求1、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什么叫力的合成。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合力。3、知道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4、知道共点力概念,会计算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两个力的合力。发展要求会定性判断合力大小与两个分力夹角之间的关系。说明不要求用计算法求解两个分力成任意角度时的合力。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基本要求1、知道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弹簧秤的使用方法。2、知道实验的步骤及操作要点。3、理解探究实验的原理,认识“等效代替”的方法。4、会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图示。5、通过探究,知道分力与合力之间关系所遵循的规则。发展要求知道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五节力的分解基本要求1、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知道力的分解所遵循的规则,体会确定分力方向的方法。3、掌握用作图法求分力的方法,并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4、能进一步区分矢量和标量,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相加的普遍法则。发展要求1、初步掌握力的正交分解法,会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简单的问题。2、了解三角形定则,知道其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本质一样。3、能运用三角形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