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问题导入。上课伊始,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出形状不规则的瓶中的水的体积。通过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发现一定量的水的体积无论放在哪个瓶中,它的体积都不会变,为教学新课作铺垫。,突破难点。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并有效利用相关的信息探究学习数学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出示例题后,让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小组讨论解决“瓶子不是规则的立体图形”这一难点。由于导入的过程中已经做好了铺垫,学生会很自然地将瓶子转化成两个圆柱进行计算,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没有装满水的瓶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知道瓶子中水的体积呢?: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水的体积会改变吗?,引入新课。(板书:解决问题),得出方法。明确:可以将水倒入一个圆柱形的容器中,通过测量计算出水的体积。:这些水无论用什么方法测量,水的体积都不会改变。。,怎样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呢? 二、探究新知。(15分钟)。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试着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汇报方法。(4)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指导操作详见课堂活动卡)。:以前学过的哪部分知识也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明确题意,获取数学信息,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发现问题:瓶子不是规则的立体图形,无法直接计算容积。(2)分组进行讨论,寻找解题方法。(3)汇报并明确:可以把这个瓶子看成高分别为7cm和18cm的两个圆柱进行计算。(4)操作后汇报,明确:无论瓶子是正置还是倒置,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可以把正置放平时水的体积看作一个高7cm的圆柱的体积,把倒置放平时无水的部分的体积看作一个高18cm的圆柱的体积。,自主列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