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小课题2·盛世之音——盛唐的诗歌.ppt

格式:ppt   大小:47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课题2·盛世之音——盛唐的诗歌.ppt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29 文件大小:4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课题2·盛世之音——盛唐的诗歌.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盛世之音盛唐的诗歌学校:潍坊第十三中学班级:2003级一班指导老师:杨功平小组成员:王双姿陈丛王珂━━━目的与意义: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诗作为唐“一代之文学”,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在仍留传在世的唐诗有49000余首,所以人们常说诗莫备于唐,诗莫胜于唐,而鲁迅更是说“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唐代的诗歌在盛唐更是发展到了及至,这一时期的诗作,反映了唐人们在一个恢弘壮美的世界舞台所表现出来的自豪和大气。通过研究,了解盛唐时期诗歌的特点。目录★目的与意义★四唐之划分★盛唐的诗歌☆田园诗☆孟浩然☆孟浩然诗欣赏☆王维☆王维诗欣赏☆边塞诗☆高适☆高适诗欣赏☆岑参☆岑参诗欣赏☆诗仙诗圣☆李白☆李白诗欣赏☆杜甫☆杜甫诗欣赏★感受与体会四唐之划分:唐代的诗歌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为了理清唐诗的发展脉络,通常采用四唐分期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唐高祖武德年间到唐睿宗景云年间(618~711)的九十四年。此时,唐诗从宫廷诗向着古体诗和近体诗并重的方向发展。盛唐:唐玄宗先天元年到天宝十四年(712~755)的四十四年。诗很有风骨,气势宏大,反应了盛唐的气象。中唐:唐肃宗至德初年到唐穆宗长庆年间(755~824)的六十九年。诗风沉实深刻,如萧瑟的秋风。晚唐:从唐敬宗宝历元年到唐昭宣帝天佑四年(825~907)。诗多揭露社会弊端、咏史怀古,工于形式和雕琢。盛唐的诗歌:经过初唐一百多年的发展,至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社会达到了极盛的局面,这一时期也是唐代诗歌的辉煌时期,文学史上有“盛唐气象”和“盛唐之音”的美誉。这时的唐代诗坛群星荟萃,名家辈出。在盛唐的四十四年的时间里,唐诗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是唐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顶峰。这一时期的诗人生逢盛世,充满了胜于盛世的自豪感,他们有一种十分积极的入世态度。田园诗开元初期,在唐朝诗坛上出现了两派不同风格的诗人:一派就是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田园诗人,又称为清淡派诗人。田园诗人多源于陶渊明,并受到张九龄的影响。喜爱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而淡薄功名利禄,在诗歌上表现为写山水田园的诗居多,诗风平淡素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 ,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者 。其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自然浑成,韵致飘逸,意境清迥,空灵蕴藉,挹之不尽。孟浩然诗欣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是为了求得张九龄丞相的援引,“临洞庭”是览胜,“上张丞相”是干谒,两者原本毫无关联,而作者从描写洞庭湖的非凡气势着手,既而道出了想要得到张丞相的“舟楫”,以及将《淮南子》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诗意巧妙结合为一,有毛遂自荐之意。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气势宏大,最为后人所称颂。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有“天下文宗”“诗佛”之美誉。王维的大多数作品,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 ,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瞑》《过积香寺》《使至塞上》《辋川集》等。王维诗欣赏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前两句已将汉江形势描写的淋漓尽致,而以山川续之。三、四句写远眺的气象,状写的是在襄阳交汇的襄江和汉水。无限江景、缥缈远山,此句是本诗的千古名句。五、六两句以诗人的情兴感受续之。“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两句直白的道出了诗人对此地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