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docx

上传人:bai1968104 2019/1/2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国有林场大部分位于江河湖泊等重要水系沿岸或源头,经过多年的发展,国有林场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护物种基因库免遭破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国有林场也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障碍,如定位不明、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顺、监管制度不完备等,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场的保护和发展,亟待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创新监管制度等途径加以有效解决。据此,国有林场改革要以“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为原则,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国有林场“定性定编”和“定责定保障”问题,建立定性定位清晰、管理科学高效、监管措施到位的新时期国有林场发展体制机制。一、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国有林场生态保护功能定位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林场作为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主要被定位为以木材生产为主要任务的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模式,林场职工身份既不是纯粹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不是企业员工,同时又享受不到当地农民的优惠政策;林场管理既不能完全按照事业单位管理,也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管理,管理体制不顺,经常会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林场发展模式发生转变,这种"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定位,使得林场在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管理不顺、经营不活,难以发挥其生态建设主力军的重要作用,亟待衔接国有林场改革调整理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和的通知》已明确国有林场要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推进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国有林场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通过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改革,国有林场将进一步回归公益属性,一方面,有利于国有林场回归生态导向、保护优先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随着国有林场从一般性经营领域推出,可释放出较大的林业市场发展空间,反过来也为森林旅游、林业特色产业等林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让渡红利。通过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有利于国有林场集中精力发展生态林业,强化国有林场公益属性。 。根据国家林业局测算统计,全国现有48万名国有林场在职职工中,预计22万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林业技能人员将纳入事业编制,14万人采取购买服务方式从事森林管护抚育,7万人从事林业特色产业,并逐步过渡到退休,另有5万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引导转岗就业〔3〕。此次国有林场改革,精简编制不是目标,而是要通过实现人员的精简高效,提高林场的管理运作效能。 。根据《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要加快分离各类国有林场的办社会职能,逐步将林场所办学校、医疗机构等移交属地管理。积极探索林场所办医疗机构的转型或改制。根据当地实际,逐步理顺国有林场与代管乡镇、村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国有林场办社会,对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和支持国有林场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林场发展模式发生转变,由依赖木材收入为主到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由砍伐森林为主到保护森林为主,由经营性林场转为生态性林场,由经营性林场转为生态性林场,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亟待进一步调整理顺,确保国有林场脱掉包袱,轻装上阵。其中对学校、医院等要加快分离,移交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