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1/3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兴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特色教育实施方案为了在全校师生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活动,形成“人人诵读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二、领导机构::组长:邹家勇副组长:彭全忠、杨长军、成员:沈运帮、谭柳琼、黄美男、代妮君、吴实丞、杨政鹏、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音体美教师、科任教师协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沈运帮、代妮君具体办公三、实施对象及内容对象:新兴中学全体学生,内容:校本教材《学生德育读本》四、总体设计以“颂读国学经典名言”为主线,以人文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校本教材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五、建设目标1、近期目标: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3、远期目标:(1)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270条名言,熟练背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篇目。(2)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优美的人格奠定基础。(3)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4)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思想、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六、主要内容1、在全校范围内围绕校本教材《学生德育读本》进行品读和颂读,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2、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3、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4、在学科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5、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七、实施步骤(一)宣传动员阶段(2013年9月)1、开展师生培训,通过下发通知、召开培训会议、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展板、条幅宣传等向全体师生全面系统的讲解学****国学精粹的重要性,转变师生的观念,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2、2013年9月以前完成《学生德育读本》这一校本教材的编写。(二)具体实施建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7月)3、活动途径与方式(一)诵读活动1、班级诵读:晨读、午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将国学精粹与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相结合,注重学科整合和渗透。各班要制订诵读计划,在黑板上开辟一小块专栏,安排专人将每周(每天)的诵读内容写在专栏上,语文教师负责检查落实。每天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