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打通经络的各种现象.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打通经络的各种现象.doc

上传人:pk5235 2015/10/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打通经络的各种现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打通经脉的方法可分两种:一是引导真气来打通经脉,但必须要有明师在旁指教方可,这对于练功的大众来讲不现实。二是作不引导。在本篇的修****禅定过程中,作者即选择了不引导法,只要修****者一心一意把意念放在呼吸上,达到“止”的境界。体内气机开始启动而产生“真气”流动,但修****者切记不要理会这真气的动向,顺其自然,更不可去导引它,否则影响练功的效果。
密宗气脉学以三脉七轮为主,所谓三脉是指左脉,中脉,右脉。但以中脉为主,中脉的位置以男子而言,是由海底——会阴穴。即肛门之前,睾丸之后的地方。一直上贯头顶,即发际以上四指处。以女子而言,是由海底——子宫底部,一直上贯头顶发际以上四指。这条脉络即是中脉。在中脉的左边,由左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左脉。在中脉的右边,由右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右脉。这三条脉络合称三脉。
至于七轮名称是:梵穴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它们并非真有七个***,而是部位的代号,分别分布于头顶发际以上四指{梵轮},头顶中央部位{顶轮},鼻子以上两眉中间{眉间轮},喉头部位{喉轮},心口部位{心轮},肚脐部位{脐轮},会阴部位{海底轮}。综合以上共称三脉七轮。
道家养生气脉学,总称奇经八脉。先由督脉介绍,督脉是人体后背的尾椎底部开始,沿脊椎而上,经后脑勺部位上去,称为督脉。任脉是由人体内海底开始,经肚脐处,心口处,喉头处而上,称为任脉。任脉在前,督脉在后。这两脉之中分别都有三关,即道家所讲的前三关与后三关。在任脉的前三关是:下丹田,膻中穴,十二重楼。在督脉的后三关是:尾闾穴,夹脊穴,玉枕穴。以上称为任督二脉。其他横于腰际的带脉,还有冲脉,再加上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统称奇经八脉。
为何人体是一样,道家与佛家对人体经脉称谓却不同?作者为此在本篇里加以说明,是为方便修****禅定者,能够全面了解人体气脉学。其实在道家的道书中,他们把人体经脉与气脉的种种变化,统统都用隐语,术语。关于隐语及术语的意思,在古时是秘不外传。比如,道书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就是佛门密宗的左右脉。“前朱雀,后玄武”指的是人体经脉学的任脉与督脉。“大周天”是指气通左右二脉。“河车运转任督二脉”就是小周天。虽说佛家与道家经脉学称谓不同,各有千秋。但站在经脉学的立场来讲,实际是殊途同归。
修****禅定与气通督脉
当修****禅定达到了基本上可以把心念拴在呼吸上,其他妄念也基本降服,这时的大脑中非常静,已到初步定境。继而,修****者会觉察到在自个的会阴部开始,有一股时热,时胀的气流,起于会阴,循后背脊柱向上,经脑颠顶部沿头额而下行至鼻柱,修****者切勿惊恐,这是气通督脉的象征。
另外,在气通督脉的过程中,修****者身体的强弱也会出现不同的征兆,在此,作者把体弱者与体强者出现的征兆,详细说明,使修****者无后顾之忧,循序勤加用功。
{一}体弱者的征兆:这是指体弱有病或年岁老,还有病根隐伏体内而未察觉者。当这些修****者练至气行督脉时,则会感觉背部胀疼,甚至有背部痉挛现象,而且后背一片冰冷。有了上述情形,修****者首先要明确知道:这并非修****禅定出了毛病,这是证明自己生理上有病,或者是潜伏体内疾病的反应,更值得庆幸的是若不经过修****禅定的测验,还不会提前知道体内有病。另方面,修****者知道自己有病,包括肺病,胃病,肝脏病,心脏病等等内脏疾病。这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