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到底什么是“全国化”?.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到底什么是“全国化”?.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1/3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到底什么是“全国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02/“全国化”?2011-02-1714:57环球时报(第15版)编者按 2011年1月24日,环球时报社评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全国化”。它是对应“全球化”而言的。对“全国化”连续进行报道与评论之后,我们得到了不少社会回应。但相比于过去高度重视的“全球化”,中国一直默默在做的“全国化”的内容与意义到底是什么,答案仍是残缺的。为此,春节还未完全结束的2月12日(大年初十),我们邀请了中国七位知名学者来到环球时报社,对此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解析。“全国化”的几层含义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刚过完年就来谈“全国化”,很有意义。《环球时报》社评非常犀利,很多问题谈得很透,尤其是最近发明了“全国化”的概念,更值得称道。前几天要写一篇文章,我就套用了“全国化”一词。这个概念实际上在一个方面延续了过去“全国一盘棋”的说法,那时是计划经济,今天却是靠市场要素来流动和演变的,当然政府的作用也很巨大。历史学者黄仁宇曾用“大历史”的说法,认为中国统一要让社会与中央政府走到一起,当时的国民政府只解决了上层问题,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深入到基层,县一级、县以下、村一级都有党支部、公社,这样的“全国一盘棋”,在某个方面与“全国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看来,“全国化”大体有这么几层含义:一是大量劳动力,包括农民工、白领等的大规模流动,向超级大城市聚合。30年来的这个大趋势与全球化有密切的联系。“全球化”的分工推动了中国数亿人口的“全国化”,同时,中国的“全国化”又支撑“全球化”的进一步前行。世界必须承认,“中国制造”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奢侈品的普及、中等收入者的消费提高,等等。很明显,中国的“全国化”成了“全球化”的一个支柱。二是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崛起。这个趋势必须高度重视。比如,近两年来的搞笑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大笑江湖》,在网络里被骂得一塌糊涂,但他们都有2亿左右的票房,原因就在于二线、三线甚至四线的城市居民纷纷到电影院看电影了。电影是一个典型征兆,使“全国化”不仅向超级都市聚合,还有分散的力量。一些小城市借30多年中国发展之力,呈现出大繁荣景象。特别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价值重估也带来了机会。尤其是2009年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京沪穗等大都市要快,中国出现了新消费群体。“民工荒”、“蚁族”、“逃离北上广”也是不同侧面的映证。这股新型力量在聚合与分散中形成积极影响,也会带来一些麻烦,现在这股力量正往三四线城市扩展。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我理解的“全国化”有这样几个内涵:一是经济三要素———劳动力、技术、资本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自发流动,这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二是生活方式的统一化,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点像美国了,都有市中心、购物区、图书馆、体育中心等。三是从国家认同层面来看的,一种新的民族与国家意识现在越来越强烈,这实际上是170年来现代化的结果。四是思维逻辑的变化。过去生意人通常在当地做,做大了也只是很小的区域,现在不得不考虑全国。五是摆脱地域限制的共同行为结构,比如旅游,等等。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如果给“全国化”下一个定义的话,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等要素的“一体化的程度”。要说一体化,中国是世界上通过政府行政体系推进“全国化”力度最大的国家,这一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