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元市地震灾后发展振兴规划(2010年9月)前言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三个阶段。在全面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浙江、黑龙江、省内宜宾、自贡、泸州、攀枝花等市和香港、澳门同胞的倾情援助下,全市上下铸就了当代广元灾后重建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成就。随着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即将进入全面发展和振兴提高阶段。为巩固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发展,早日建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新家园,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为我市7县区、经济开发区和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工业园区,期限为2011—2013年。第一章发展振兴基础第一节灾后重建概况灾后恢复重建两年多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省委“两个加快”工作大局,坚持科学重建、低碳重建,始终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契机,坚持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开放合作和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大力探索创新,着力加快重建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秩序井然,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规划中期调整后,全市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项目6307个,。截止8月31日,已开工项目6267个,%,完工项目5053个,%,,%,9月底完工项目和重建投资有望超过85%,圆满完成国家“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两年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陆续建成,为支撑长远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建设加快,亭子口水利枢纽、苍溪航电加速推进,广元机场顺利复航,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广元次级枢纽建设明显加快,15个国省道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完工668公里,农村公路恢复重建7884公里,除青川汽车客运中心站外,78个县乡客运站恢复重建全面完工。震损江河堤防、水土保持设施、提灌站工程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494个震损水库基本完工,实施灾后重建农村饮水项目,解决147万人饮水问题,综合治理堰塞湖8处。民生事业突破性进步。灾区恢复重建,坚持民生优先,两年来,民生项目加快推进,进展最快,实现质的跨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发展起跳”。恢复重建学校599所,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机构2612个、公共文化机构255个,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相继落成,民政、体育、商贸等服务设施实现上挡升级。灾区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00元和3850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44%%。产业快速恢复发展。两年来,震损的产业迅速恢复,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总体超过震前水平,发展动能明显增强。以川浙、川黑合作产业园区、苍溪三井新农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利州大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代表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相继建成,成为全市产业加快发展的新载体。;。产业重建实现突破性发展,为长远发展注入了动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两年的恢复重建,城乡面貌极大改观,人居环境日新月异,群众逐步告别传统落后,享受和融入现代文明。市城区万源新区、市政道路、供水、环保设施建设进展加快,。灾区群众居住条件全面超过灾前水平,,,、达到99%。坚持低碳重建,我市荣获“2009低碳中国贡献城市”称号。第二节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灾后重建正转入提升灾区持续发展能力的新阶段,面临突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的新任务和实现“原地起立”到“发展起跳”的新要求。实现加快发展全面振兴,我们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内生发展动力的基础仍不强。随着重建任务结束,投资增速将较大幅度回落,重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减弱,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难度将会增大。同时,重建项目建设、投产、达产有一定周期,重大生产性项目比重偏小,持续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就业促进压力较大。、失地、失去基本生活来源。灾后重建中,通过政策促进、开发岗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