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符拉迪沃斯托.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符拉迪沃斯托.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2/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符拉迪沃斯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俄语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城市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城市历史1、城市名字由来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原名为海参崴。海参崴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由于当地曾经是盛产海参的地区,而“崴”是指洼地的意思,而其他两种说法都指此名来自于原住民语言,一说是“海边的晒网场”,另一说为“海边渔村”。由于历史记录的短缺与优势族群的更替,其确切来源已经不可考,但历史一直属于中国领土,海参崴这个名称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华人所熟知。在台湾海参崴是正式名称,在中国大陆这个城市的正式名称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对俄文名字的音译。历史转变符拉迪沃斯托克在1860年前属中国领土,中国传统名为“海参崴”,当地人称“崴子”(意为港湾),因盛产海参而得名。清朝为吉林珲春协领所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被沙俄占领。改今名,意即“控制东方”。1872年俄罗斯在此建设军港,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迁于此。1875年设镇。从1880年起升格为市,1888年成为俄国滨海省行政中心。1903年起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达铁路线建成后,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历史上海参崴曾自唐、辽、金起,这里已渐见人民活动。元时称为永明城。清时该地被划为吉林将军的领地内。自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沙俄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领土上的纠纷。虽然在清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属清朝,但是,清朝中叶国势日衰,鸦片战争后,在1856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4年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随后其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所以该地的发展缓慢。在1891年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至此,亦开始有海运路线由其往返日本神户、长崎及中国上海等地。 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战争中,其曾被日本海军派遣的分遣舰队突袭。幸有俄军巡洋舰队坚守,使日本海军转移目标攻击辽东半岛和大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乱情况,***产党的势力在此和俄国远东地区渗入。当中包括一些外来势力如英国、美国和日本,日英联军在1918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此城,1920年远东滨海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持续至1922年由苏联收复。 1930年代开始,此城成为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先后囚禁在这里的包括苏联和日本的战俘。 1954年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到临此城,并表示其可以跟美国的旧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为苏联远东地区最重点的发展城市之地位。在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代表中国正式透过官方文件,继续确认此城及邻近远东地区不再为中国的领土。不过,中国民间依然有声音抗议当年俄国强占海参崴。城市现状符拉迪沃斯托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