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教育究竟是什么》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究竟是什么》读后感.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9/2/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究竟是什么》读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教十多年来,我在教与学不成正比的问题上困惑不已。该如何把握住教与学的分寸,该如何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该如何转换教师角色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让学生惧怕的严师……也曾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读的书并不能针对性的解决我积存已久的问题,有也只是皮毛而已。读了《教育究竟是什么》一书后,我有些茅塞顿开的感悟,“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抓住了“人”这个教育的根本属性,一切教育活动的目标、规律都得到了明确。如果教师不是唤醒学生内心的追求,如果学****不是凭借学生自身的内在的动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希望他的学生成为自动的、积极的学****者。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在学****中发挥主动性。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教师必须激发学生通过别人告诉他的东西去发挥自己内在的力量。他必须把听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的语言的作用不过如此而已。”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教育的关键在于,应当使儿童有学****的需要。而单纯等待这种需要是不可能的,要催生这种需要。”他认为教师的技巧就在于寻找时机催生学生学****的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惯,自然而然的学到了无需记忆的技能。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用好生活出现的教育的场景和契机,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教育不仅需要娓娓道来的言传,更需要潜移默化的身教。“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践踏的东西。”孩子是在***的尊重中学会做人、学会自尊的。《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一书中提到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自尊。在某种情况下,教师不尊重学生会比父母不尊重孩子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更大,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教育究竟是什么》一书中不同时代的不同的思想家也对此有同样的见地。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主要的教学手段是寓言,圣经故事把耶稣理解为教人的一种新的方式,以生活在尊重每个人的人性世界上,这是作为一位平等主义的“名师”的耶稣的一份永久的遗产。伊斯兰教的权威教义学家、哲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正统苏菲主义的集大成者“阿尔·加扎利”认为“教育是一个道德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对他的学生有同情心,和善的对待他们,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儿子,指引他们,给他们以忠告。教学不应当成立一个惩罚的过程,而应当是一个劝告的过程。”教育的含义为:教,上行下效也;育,使自己的后代为善。当前,“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项工作都在积极践行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离不开人,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教育课题中应有之义。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本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和基石,培养学生丰富的社会属性与鲜活的个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观照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狱扭执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