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际交往大体上可分为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这两种交往都可以各自发挥达意传情的功能。但语言交往通常以达意的功能为主,即主要传递消息性和评价性信息,行为主体通常是自觉的;而非语言交往一般以传情的功能为主,即主要传递情感性信息,行为主体更多的是不自觉的。军人掌握了这两种基本的交往技巧,并把这两种技巧结合起来,就会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密切人际关系。一、语言交往技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凭借着人类特有的最重要、最便捷的工具--语言进行沟通的。语言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主渠道。军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进行的语言交往主要是借助口头语言进行的。口头语言交往包括听和说两个方面。善于聆听,乐于交谈,就能使军人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中顺利交往,并获得心理的满足。(一)听的技巧掌握了听的技巧,善于聆听他人讲话的人,往往能顺利与他人交往。因为聆听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士兵讲话时,军官认真聆听的行动本身,就在无声地"告诉"士兵:"你是一个值得我听你讲话的人",士兵感觉到这句"潜台词",无形之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自尊心,对军官的好感油然而生,双方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反之,如果士兵说话时军官心不在焉,或者士兵还没有把想说的话讲完,军官就不耐烦了,这些行动的"潜台词"就容易使对方的自尊心受挫,双方的感情就难以融洽,关系就不易密切。所以,聆听他人讲话时要专心,要用心去听,而不是只用耳去听。要暂时忘却自己的想法、期待和成见,与讲话者一起去回顾经历、体验、感悟,不能心猿意马、表情呆滞;要通过目光接触、点头、赞许声等给予积极反馈,增强对方表达的自信心,使他乐于讲下去。聆听时要耐心,即使对方说的话很口罗嗦、或者不合自己口味甚至对于自己有所冒犯,都应耐心地听下去,不要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和不高兴的神情。聆听时还要虚心,当对方讲的情况和道理不如自己掌握的清楚、理解的深刻时,也不要轻易打断他,更不能好为人师,动辄训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要善于在聆听中发现对方思想中的闪光点。(二)说的技巧说是对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说是要给人听的,要使别人对自己说的感兴趣、听得明白,就应当掌握一些说的技巧。一是选择好话题,话题要有积极意义,要适合对方的知识范围、经验和对方当时的心境。二是语言要简练、通俗、生动,话不在多,要说得得体,合时宜。三是善用敬语,对首长和上级,要谦恭有礼,战友之间则要多用亲切友好的词语,推心置腹。四是适当赞扬别人。适时适度、发自内心地赞扬别人,可以造成融洽的交往气氛,强化人际吸引力。但赞扬要真诚适度,不要胡乱赞美、恭维别人,让人感到虚伪。二、非语言交往的技巧非语言交往是指交往双方通过服饰、目光、表情、身体的动作姿态、声调等非语言行为和人际空间距离等等进行沟通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虽然非语言行为通常只是语言行为的辅助和强化手段,但它有时可以代替语言传情达意,还可以微妙地传递语言难以表达的"弦外之音",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以,对非语言行为的作用不可低估。要提高官兵的交往能力,应当引导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一些必要的非语言交往技巧。(一)目光技巧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目光的诚挚来自心地的纯真,在交往中通过目光的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的沟通。目光的方向,眼球的转动,眨眼的频率,闭的久暂,都表示特定的意思,流露特定的情感。正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