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Q1:请你分别划划OSI的七层网络结构图,和TCP/IP的五层结构图?   
Q2:请你详细的解释一下IP协议的定义,在哪个层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 TCP与UDP呢?
Q3:请问交换机和路由器分别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Q4:请问C++的类和C里面的struct有什么区别?   
Q5:请讲一讲析构函数和虚函数的用法和作用?   
Q6: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有什么区别?实怎么实现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器是怎么知道的?   
Q7:一些寄存器的题目,主要是寻址和内存管理等一些知识。   
Q8:8086是多少尉的系统?在数据总线上是怎么实现的?
问题1:两笔记本电脑连起来后拼不通,你觉得可能有哪些问题?
问题2:我们在南京,和深圳的网络是通的,但和北京的网络不通,你以怎样的顺序检查问题?
问题3:解释什么叫“透明”?什么叫“网格”?
问题4:交换和路由的区别?VLAN的特点?
问题5:画一个积分电路和一个微分电路。
问题6:知道现在的路由器是第几代了吗?
第一题:可能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1、网线不通;2、某台笔记本上的tcp/ip协议安装的不完整;3、ip地址配置有问题(不在一个网段上);4、某台笔记本上有防火墙,把icmp端口给屏蔽了(端口号:139)。这个题的我是从osi模型上入手,从物理层往上一层层排除。
第二题:我设想的顺序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测试,如果是有vpn的话,只要确定两端和本地网络提供支持的公司之间的网络是连通的,其他的就交个那个公司来做了,如果是自己维护的基于ddn一类的点对点网络,那么找到路由表,从最近的路由器开始ping吧。
第三题:关于透明,我的理解就是一种开放的通信,意味着应用程序可以与网络上它所知道地址的其它任何应用程序连接并会话,而在这个网络上的所有中间设备不会干扰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交换。关于网格,就是把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进行整合使其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能力、存储容量、数据和信息资源等全方位的共享。
第四题: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寻址的方式以及报文的转发方式上,交换技术是发生在2层也就是数据链路层上,是直接利用mac地址建立会话,路由技术发生在网络层,需要通过ip地址建立路由表,然后进行数据通信。在报文的转发方式上,交换技术是使用先收再转,路由技术是采用边收边转。
vlan的主要特点就是安全,信息只到达应该到达的地点。因此、防止了大部分基于网络监听的入侵手段。通过虚拟网设置的访问控制,使在虚拟网外的网络节点不能直接访问虚拟网内节点。 
第五题:放弃(一样的放弃)
第六题:第6代,基于集群系统的路由器(我是这么答的)
依旧是师兄答案- -!基本一致!
,和TCP/IP的五层结构图?
OSI/ISO根据整个计算机网络功能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七层。也称“七层模型”。
TCP/IP“五层模型”分为:物理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IP层)、传输层(TCP/UDP层)、应用层。
,在哪个层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 TCP与UDP呢?
IP协议是网络层的协议,它实现了自动路由功能,也就是寻径的功能。TCP协议是传输层的协议,它向下屏蔽了IP协议不可靠传输的特性,向上提供一个可靠的点到点的传输;UDP也是传输层的协议,提供的是一种无连接的服务,主要考虑到很多应用不需要可靠的连接,但需要快速的传输,如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传输文件一般使用UDP协议。 
?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交换机用在局域网中,交换机通过记录局域网内各节点机器的MAC地址就可以实现传递报文,无需看报文中的IP地址。路由器识别不同网络的方法是通过识别不同网络的网络ID号(IP地址的高端部分)进行的,所以为了保证路由成功,每个网络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编号。路由器通过察看报文中IP地址来决定路径,向那个子网(下一跳)路由。也就是说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看MAC地址,路由器工作在网际层看IP地址。但是由于现在网络设备的发展,很多设备既有交换机的功能有由路由器的功能(交换式路由器)使得两者界限越来越模糊。
++的类和C里面的struct有什么区别? 
C++的class具有数据封装功能,其包含属性访问级别可以为private,public和protect,还具有实现类接口功能和辅助功能的操作函数,而struct属性访问权限只有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