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pdf

上传人:drp539601 2015/10/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卷第期人文地理,
年月
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
李慕寒沈守兵
徐州师范学院
提要本文提出中国地域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经过长期发展演变, 至今可以
分为十六个地域文化区, 文章概括了各区的地理特征,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对弘扬传统文
化, 热爱乡土, 开展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关链词地域文化形成与演变分区地理特征
地域文化或称区域文化、地方文化, 它是由多个文化群体所构成的文化空间区域。其产生、发展受
着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居住的不同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俗、心理特征、民族传统、社会组织
形态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地域文化本文阐述了我
国地域文化分布格局的演变历史, 着重分析各个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 探讨形成原因, 以丰富、充实文
化地理的研究。
中国地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 亦称华夏文明或中华文化。它最早源于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 到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 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差异,
并形成了丰富多彩, 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特征。《诗经· 国风》按照个地区汇集诗歌, 生动地表现出
各个文化区域的风土人情和明显的地域特色。各地不同的民风艺术、学术流派构成了当时各地文化的主
要特色和内核因此, 春秋战国时期, 区域文化的格局已显现出它早期的规模。齐鲁之地为华夏文化的
重心, 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楚文化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关中、汉中一
带的秦文化山西、河北一带的三晋文化。①秦统一中国后, 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一统, 逐步形
成了中华文化共同体,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轮、地同域。秦汉时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第一个
鼎盛期, 并与外部世界作了广泛的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的动乱, 带来文化走向多元化。隋唐大
帝国军事力量的强盛, 经济的繁荣发达, 也望来了文化的活跃, 胡汉文化的相互融合, 创造了规模空前
的统一与辉煌的唐文化, 形成了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的中华文化圈。两宋期间, 随着江南经济
的开发, 金人攻破沐京, 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南迁。辽夏金元时期, 游牧文化再次对中原的农耕文化进行
了冲撞与融汇, 亚欧大陆的沟通,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明代标志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了后期阶段,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与中华文化发生了冲突。清王朝入关后, 极盛时建立了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
鼎盛的国力, 使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加强了蒙古、西藏、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中
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结果, 使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炮舰的冲击。
综上所述, 自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地域文化框架, 历经漫长的两千年社会封建社会的演变, 社会的
变革及生产力的发展, 地域文化的内容、性质、特点及其分布格局, 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地区经
①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 。
人文地理卷
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各地域文化相互融合, 中原汉族农耕文化, 不断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
合, 使各地域文化既具有更多的共同性质, 又保持着各自的差异与特色。此外, 地域文化的分布格局,
还随着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