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昼锦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追星少年想一想:你们有自己崇拜的明星吗?他/她是谁?你为什么崇拜他/她?我们应该向偶像学习一些什么呢?崇拜“明星”“理想自我”的替代人。青春期是一个开始自我认同的时期,青少年要解决“我是什么人”和“我将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们不再满足于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教诲和知识,开始独立地思考和生活,他们渴望自己去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事,去实现一个他们自己设计的“自我”。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角色,开始对丰富、快乐的生活充满憧憬。但是理想离现实的距离又是如此的遥远,繁重的作业、家长和老师严格的管教使得他们对自己简单、平淡的生活感到不满意。崇拜“明星”。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形象的替代。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心理上也开始逐渐地寻求独立和自主。但心理上的发展往往是滞后的。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自己不能没有他人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儿童期对父母的崇拜和依赖就遗留了下来,并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偶像崇拜。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这只是将偶像作为父母的替代,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崇拜“明星”的原因3.“羊群效应”。偶像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同龄群体的压力和影响。青春期的子女开始对父母、师长的教诲产生一定程度的怀疑和抵触。他们开始寻求能认同自己言行的新的团体。偶像崇拜可以成为很多中学生业余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也就是他们之间最共同的语言之一。在这个独特的圈子里,青少年们与同龄人一起交流、欣赏和评价自己的偶像,使对此一无所知的成人无法加入。并且,成人越是反对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越发感到这样做有价值。崇拜“明星”“调味品”。沉重的学业负担、激烈的考试竞争、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使学生们“稚嫩的翅膀”承担不起如此沉重的负荷。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并没有给中学生提供相应完备的、适合于他们的娱乐活动。在课余的闲暇时间里,追星成为一种在业余生活中和精神上放松自己的有效途径。追星,使竞争的压力减缓,可以暂时卸去沉重的心理负担。大家一起放声大笑。尽情呼喊,可以毫无拘束地喜怒哀乐,在追星时没有优劣之感。与其说他们在追星,不如说他们是在寻找青春压力的宣泄。“追星”的积极意义“明星”成为少男少女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少男少女正处于“英雄崇拜期”。他们自觉地为自己选择了“英雄”,只要选择准确,这位“英雄”便对他的一生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这“英雄”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在“追星”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重内在,轻外在。不要只看到他们英俊华丽的外表,应该更关注他们可贵的品质,如:有爱心,做事认真,坚持不懈……不要过度沉迷。反例:重在学习其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不是追求那种奢侈拜金的生活。例如:视频(谈话类节目,明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