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前面的同学已经已经给我们简要地介绍了一下湖湘文化的内涵,从湖南的电视文化看湖湘文化,已经湖南的饮食文化,相信大家对湖湘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文化内涵已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里我也将要继续延续这一个话题。下面我将简要地介绍一下湖湘精神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群体个性,并培育造就了独特的湖南人精神。湖南北阻大湖,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口呈马蹄形盆地,洞庭湖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长江。地势南高北低,即有湘江北去的感慨。又由于远离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被视为南蛮之地。湖南古称“四塞之国”和“蛮荒之地”。因而在早期湖南人思想较为保守。湖南人倔强,按湖南话说是“犟”,“霸蛮”。大凡湖南人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有了一种思想主张,就不会轻易改变;认死理,一条路走到底,遇到困难勇往直前,“虽九死其犹未悔”;势之顺逆,人之毁誉,全不顾及;断头流血,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曾有一句话来形容曾国藩领导的湘军,那就是: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可以用四首诗来形容湖湘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汨罗江畔的老翁,那纵身一跃,留下的是一代爱国志士的不屈灵魂。“路漫漫其修远兮”,鼓励着无数湖湘儿女,奋勇向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上,俯瞰八百里洞庭,何等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彰显的是湖南人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谁主沉浮橘子洲畔,谁人指点江山?看这苍茫大地,是谁人主宰!淋漓尽致的彰显出湖湘人的英武豪迈的霸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天下之才何等多,偏偏我楚地湖南于斯为甚。这是岳麓书院的一副对联。(这一点在邓梅林的讲述中已经有所提及)(在岳麓山,山下有儒家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山中有佛教的麓山寺,山顶有道教的云麓宫,均能在一山和平共处)湖湘精神的基本精神:1“淳朴重义”,“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2“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3“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4“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正是由于这点,湖湘文化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湖湘精神的具体体现:一是湖湘文化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从宋代湖湘学派创立时起便已形成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湖南士人中代代相传,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故此也就造就成了湖湘文化中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的现象。二是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继为贾谊。三是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在于它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湖湘精神与性格“楚虽三户能亡秦”、“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这些都是历史留下的对湘人的高度评价,把它汇成一句话,那就是湖南人能成大事。1湖南人的性格与吃辣椒分不开,湖南人的杰出代表毛泽东说过,“不吃辣椒不革命”2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