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摆摆曹家巷的龙门阵曹家巷的龙门阵那真是摆不完。我们一家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几十年。50时代的曹家巷是政府新建的成都最好的一所小区。一楼一底的红砖房,二楼清一色的红漆木地板,特别漂亮。16家人共用的大厨房好不热闹,一家煮肉,全厨飘香。宽敞如足球场的院子,中间砌有花坛,里面种上了海棠花、栀子花、鸡冠花、美人蕉、晚香玉、指甲花、菊花,月季花和成都特有的红苕花......四周种有夹竹桃、万年青和桉树。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香气袭人,犹如美丽的花园。那年代曹家巷的小孩子们,夏天去河里游泳;冬天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春秋二季把捉来的蝴蝶或顺手摘下的树叶用来做书签。白天疯够了,晚上坐在院坝中看坝坝电影。放学后相约一起复习功课。晚饭后坐大人坐到花园旁摆龙门阵,生活自在悠闲……“当时曹家巷周围还都是田坝,楼房旁边那条小溪还很清澈,甚至北门大河的水也是可以直接喝的。”“我们夏天经常跑去小溪踩水,去北门大河打水仗。甚至还坐在漂浮的木料上悠然地划到对岸,然后再返回来。渔民嘴上叼着旱烟袋,摇着渔船在河上行走,任随泛出银光的鱼儿在船上翻滚乱跳,渔船上还站着数只鱼老鸹。”每当我摆起童年曹家巷的趣事便眉飞色舞。孙女也听得两眼放光。六十年代全国闹灾荒。大家无奈扒了花园各家为阵种上了各种蔬菜填补肚子。这块土地挽救了曹家巷老老少少不少人的命。七十年代,我们这一代陆续成家。房子挤不下了,大家又将菜地变成了儿女们的“新房”。最后连公共厨房也未能幸免,一隔两半,每个厨房住两家人。大家就在自家门口放个蜂窝煤炉子煮饭。曹家巷渐渐开始破落,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屋里还滴滴答答下个不停。女儿就常常跟在我妈妈屁股后端着个小盆帮着接雨。八一年成都发大水,曹家巷地势低洼,顷刻间院子汪洋一片,齐腰深的水冲得年迈的父母无法站稳,公共厕所的粪水漂浮在满园……情急之下妈妈在床上放上凳子,把孙女抱起来放在凳子上。祖孙三人在床上躲过洪水的袭击。渐渐曹家巷掉进了沉寂的深渊……时至今日,这些曾经成都最好的房子,在时代发展的世纪中,慢慢地被没落,外墙上的红砖已经斑驳陆离,墙角散落着一些砖头被风蚀的粉末。和许多昔日美丽无比的花一样,渐渐枯萎。孙女出生后,我和女儿常带她回曹家巷看祖祖和祖爷爷。孙女怎么也把我摆给她听过的龙门阵联想不到一块。她曾在作文里这样写到:“......看见那七弯八拐的巷子,到处都是低矮破旧的楼房。大家挤在只有两楼高的房子里。破陋不堪的屋顶、随处堆放的垃圾、昏暗的楼梯、极不方便的旱厕……。成都曹家巷的住房条件是如此糟糕。不仅仅是住房,这里供人行走的小路凹凸不平,雨天凹凸的路面积满了污水,汽车一过,路人无不遭殃。半空中密集交织的电线犹如蜘蛛网……这怎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