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doc

上传人:0640105 2019/2/5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合川钓鱼城保护规划-陕西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应用平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6目录第一章 总则 -1-一、规划对象概况 -1-二、规划性质 -1-三、规划依据 -1-四、规划期限 -2-第二章 遗产构成 -2-一、遗产概况 -2-二、环境概况 -3-第三章 价值评估 -3-一、历史价值 -3-二、社会价值 -4-第四章 保存现状 -4-一、本体保存现状 -4-二、保护工作现状 -4-三、环境现状 -5-四、管理现状 -5-五、展示利用现状 -5-六、考古研究现状 -5-七、现存主要问题 -6-第五章 保护区划 -6-一、保护范围 -6-二、建设控制地带 -6-第六章 管理规定 -7-一、保护范围管理规定 -7-二、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7-第七章 保护措施 -7-一、保护措施制定要求 -7-二、本体保护措施 -8-三、环境整治措施 -8-四、保护管理措施 -8-五、展示利用措施 -8-:新石器时代、西周、汉、唐、宋代遗址,又称飞凤山遗址。文化层长约20米,—,内含灰土、红烧土块及陶片。采集到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的罐、钵、盆和龙山文化的斝、罐等陶片。还发现有西周时期的盆、罐及汉代的筒瓦、唐代板瓦和宋代的陶罐等陶器残片。另清理出西周初期墓葬5座、马坑1个、秦人墓葬5座等,出土有铜器、陶器、玉器、贝、蛤蜊壳等。: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天河寺村。:2014年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西周、汉、唐、:古遗址规划性质本规划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天河寺遗址的文物保护管理专项规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13)(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4)(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4)(9)《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1)《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12)(2)《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天河寺遗址(2009)(2)《扶风县飞凤山西周墓发掘简报》(1996年)(3)《陕西扶风县飞凤山秦墓发掘简报》(1997年)(4)《陕西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编制要求》规划期限2017年—,根据“三普”资料和实地踏勘结果,天河寺遗址平面略呈椭圆形,东西宽约350米、南北长约500米,占地面积约175000平方米。在遗址中南部断坎上暴露有长约20米,~,内含灰土、红烧土块及陶片。遗址区采集到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的罐、钵、盆和龙山文化的斝、罐等陶片,还发现有西周时期的盆、罐及汉代的筒瓦、唐代板瓦和宋代的陶罐等陶器残片。另外,1993年5月在遗址区东侧缓坡地带抢救性发掘清理出西周初期墓葬5座、马坑1个,战国时期秦人墓葬5座,另有2座墓葬暴露在断崖上,似为春秋墓。天河寺遗址分布范围内采集到的文物主要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的罐、钵、盆和龙山文化的斝、罐等陶片,西周时期的盆、罐及汉代筒瓦、唐代板瓦和宋代陶罐等陶器残片。,湋河呈半圆形环绕,扶风县老县城位于其北侧隔河与之相望,凤鸣寺位于其南侧。据考古所知,扶风境内湋河沿岸各类新石器、商周时期古遗址达29处,是早期文化遗存的密集分布区。(1)地质地貌:扶风县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境内自北而南自然形成低山丘陵、山前洪积扇、黄土台塬和渭河阶地等四个明显的地貌地形单元,南北呈阶梯跌落。天河寺遗址位于湋河南岸的飞凤山台地上,地势开阔平坦,海拔高度约为565米。(2)气候特征:天河寺遗址所在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年均降水量592毫米,无霜期209天。(3)植被:天河寺遗址所在区域植被主要包括田间种植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山坡、地坎上的杂草灌木,以及村庄周围、道路旁生长的桐树、槐树、枣树、苹果树等乔木。(1)交通环境:天河寺遗址紧邻省道S209,距绛法高速入口约4千米,交通便利。(2)村庄环境:天河寺遗址所在的天河寺村有村民3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