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汉语和阿拉伯语对外来词的借入看.doc

格式:doc   大小:269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汉语和阿拉伯语对外来词的借入看.doc

上传人:mxh2875 2019/2/6 文件大小:2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语和阿拉伯语对外来词的借入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1摘要/ABSTRACT 2第一部分语言和文化 3一语言 3二文化 3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4第二部分外来词的概述与发展 5一外来词的概述 5二汉语外来词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6(一)上古时期(公元四世纪以前) 6(二)中古时期(公元四世纪东晋时期——十二世纪南宋前半期) 7(三)近代(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以前) 8(四)现代(鸦片战争后) 9三阿拉伯语外来词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11(一)蒙昧时代和伊斯兰教产生初期 12(二)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时期 13(三)蒙古人、土耳其人统治时期 15(四)近代阿拉伯复兴运动后 16第三部分外来词的吸收方法 18一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法 18(一)音译法 18(二)意译法 18(三)音义结合法 19(四)字母外来词 20二阿拉伯语吸收外来词的方法 21(一)音译法 21(二)意译法 23(三)音义结合法 24(四)字母外来词 24第四部分汉语和汉文化 25(一)汉字 25(二)词汇 26(三)语义 27(四)语法 29第五部分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29第六部分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parisonOfBorrowingsInChineseandArabic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2000级南萍Nan,Ping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2000级成瑶Cheng,Yao摘要/Abstract摘要: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吸收的方法主要有音译法、意译法。汉语和阿拉伯语作为两大独立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的特有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外来词的借入是一种语言、文化的包容性、适应性、再生性的最好体现。本文力图通过汉语、阿拉伯语中的外来词来比较两个民族在语言、文化、性格等方面的异同,探究、分析现今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整合。Abstract:,languagesoftwoindependentculturesystems,respectively,theChineseCulturesystemandArabic-ulturesystem,,,includinglanguage,culture,character,:“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没有中断过,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从希腊、罗马起始的西欧文化体系。”季先生所提到的这四种文化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有着自己深远的历史,悠久的传统,但世界毕竟是联系在一起的,其实整个人类文明的过程也正是各民族不断联系不断融合的过程。所以,任何民族的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要与其它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这些影响这些融合便会在它的语言中有着清晰的体现,那就是语言中的外来词,也就是在于别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所吸收的别的语言中的词汇。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对外来词借入的不同来分析这两种文化的异同所在。在谈到阿拉伯语言问题的时候,就让我们再一次回忆有关语言和文化的定义,《》中提到:"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他跟思维有密切联系,是思维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佩尔(Edward Sapire)关于语言的定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而非本能的,凭借自觉的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他是一种文化功能,而不是一种生活功能。"他们从不同的知识角度出发对语言进行了定义,体现了他们不同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而事实上,语言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我们的研究是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就是指人类用于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也就是说谱写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的符号,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二文化"文化"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有丰富的内涵,在英文中对应的词语是"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