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子夜(节选) 矛盾.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子夜(节选) 矛盾.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2/6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子夜(节选) 矛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子夜》的思想内容。          2、理解并掌握吴老太爷的心理感受。             3、鉴赏本文独特的景物描写,概括当时的社会环境。 过程与方法:认真阅读课文选段,培养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 通过拓展阅读,学生了解《子夜》的主题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失败的必然性,继续培养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子夜》中吴老太爷形象及节选部分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节选部分心理描写方法及《子夜》的艺术成就。教学过程:导入:前两个单元,我们学****了《白鹿原》《长恨歌》,这两部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两总小说都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我们知道“茅盾文学奖”是我国文学的最高奖项。那么,对于茅盾,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来学****茅盾的一篇小说——《子夜》。知识积累: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1896年7月4日茅盾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简单学****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活动,成为最早党员之一。1921年1月茅盾参加发起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主编并改革了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1927年9月到1928年6月,他完成了处女作《蚀》三部曲,包括三个中篇:《幻灭》、《动摇》、《追求》。1932年前后,又相继完成了获得巨大声誉的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春蚕》。1933年又接续《春蚕》的人物和故事创作了《秋收》、《残冬》,构成了广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40年代初,写下了《白杨礼赞》、《风景谈》等优秀散文。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还有《腐蚀》和《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81年辞世。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逝世,生前留下遗嘱,用他的稿费设立“茅盾文学奖”,专项奖励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作品。作品介绍:1、时代背景。 “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作者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是很深的。 《子夜》的情节,是被镶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这一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的。小说中描写的一些情景,如公债交易、蒋冯阎大战等,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的史实。  《子夜》1933年1月出版,它标去着茅盾创作的成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由振兴民族工业到最终破产的悲剧命运为轴心,以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为焦点,展示了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