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浅析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作者:高晓敢2008-7-4【摘要】 笔者认,中医与西医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只满足于在病人身上同时应用中药和西药,而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中西医结合应该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研究开发新型抗风湿药,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长期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热门话题。然而,中医与西医毕竟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不能只满足于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应用中药和西药,而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并且从中药寻找有效的抗风湿药。   1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属痹证范畴,因其以遍历关节肿胀疼痛,缠绵难愈为特点,故又有“白虎风”、“历节”、“鹤膝风”、“骨痹”、“尪痹”、“顽痹”之称。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内脏亏虚,禀赋薄弱,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其内因是脾胃肝肾气血阴阳不足,卫外不固;而外因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发病机制与关节、肌肉、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以邪气痹阻、痰瘀互结、寒热错杂、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为特征,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末。   中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因病因病机复杂,常常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痰瘀互结。各医家、各学派有不同的治法,归纳来主要有下列几。    分型辨治-风寒湿痹型 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用蠲痹汤加减;风热湿痹型:治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用白虎桂枝汤、四妙散等化裁;寒湿瘀热错杂型:治宜寒热并用,清热除湿、温经化瘀,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肝肾气血亏虚型:治宜滋养肝肾、调补气血、活血通络,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临床上,各型之间常常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需灵活掌握,辨证治疗。    一方一药治疗 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少医家用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如:复方蚂蚁丸[1]、风湿康胶囊(洋金花、制马钱子、西洋参等)、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为96%以上[2],还有诸医家的成方验方均有较好的疗效。   近几年来,单味中草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疗效得到了肯定,笔者在临床中用雷公藤、蚂蚁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祛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已证明:雷公藤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等免疫抑制作用,雷公藤多甙被认为具有较强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蚂蚁的有效成分蚁酸具有调节细胞免疫的功能,此外还有青风藤、羊踯躅根等单味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疗效的报道。    综合疗法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病势缠绵,中医除了辨证论治予内治法外,还配合中药外治,针灸、按摩等,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2 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病,现代医学并不承认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刮风下雨、潮湿气候有直接的关系。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自身免疫(体液免疫为主)介导的,以滑膜炎症为基本病变的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的风湿病。西医强调诊断标准,虽然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相差甚,但至今尚无具体的临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