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96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19701990城市系统的分析和控制动态的过程196019001960年代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系统规划理论、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以及认为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城市规划被视为更大背景范围内的建筑设计物质空间形态的设计“终极状态”蓝图式城镇规划:建筑的延伸=、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刘易斯·吉伯勒城乡规划的原理与实践布赖恩·麦克洛克林城市和区域规划:、1960年代的社会背景1945年1970s——1990s1960s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1900s1、现代主义思潮,不仅仅表现在建筑和艺术运动上,还表现为一种思考方法,核心是相信科学以及科学在实践中的普遍应用,并表现出对未来的高度乐观,人们坚信有能力在科学的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善生存质量,坚信能够通过理性认识和行动改善未来。2、1960年代政治追求民主,公众追求自由,是其显著的是社会大环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公众抗议活动,引发了对城市规划本质的反思,进而推进了城市规划的政治色彩,并由此开始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时代。、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基本上源自物质空间规划理论,认为城镇规划要处理的是环境(城市、城镇、区域等),一个有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系统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一个有关规划过程的理论,特别是有关将规划作为一个理性决策过程的理论;3、、系统规划理论理论核心:把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镇、区域乃至整个地域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通过系统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强调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代表人物和著作:布赖恩·麦克洛克林《城市和区域规划:系统方法》乔治·查德威克《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概念——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特征:①任何系统都具有一致性或统一性,与别的系统区分,并作为一个整体。②组成系统不仅仅是一组不同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些部分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是系统发挥功能的核心。③(2)系统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同样,我们可以把城市及其区域看做一个系统:它是由不同土地使用功能空间所构成,这些空间功能通过交通和其他通讯媒介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用地或交通系统。系统规划理论就是沿着这种将环境视为系统的概念发展而来。如果城市规划所寻求规划和控制的物质环境是系统的话,那么城市规划就能定义为对城市进行系统分析(analysis)和控制(control)。(3)系统规划理论的特征系统规划理论在当时是一个新奇的理念,与传统城市规划观念有很大的区别,具备以下五大特征。首先,城市是复杂系统,需要规划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城市是怎样运行的”。规划方法:调查——分析——规划(格迪斯)第二,系统规划理论把城市看成不同区域位置的功能活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那么一个局部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引起其他局部的相应变化。新的开发项目,都必须从项目其可能产生的效果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需要一种新型的规划师:接受经济地理学或社会科学方面的训练,而不仅仅是建筑学或测量学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