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星云法师:禅师与禅诗.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星云法师:禅师与禅诗.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2/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星云法师:禅师与禅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星云法师:禅师与禅诗训导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很荣幸被邀请到正觉学社来和各位演讲佛学,这个时候正是大家休息午睡的时间,而我所讲的题目是‘禅师与禅诗’,又和参禅打坐有关系,因此打瞌睡是在所难免的。不过,在我讲话的当中,你们如果要休息,也可以方便。想要深入了解历代禅师们的风范人格,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直接从他们所作的‘禅诗’入手。我们依循禅师的内容脉络,可以找出禅师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与态度!禅的境界,对于我们这个动荡混乱的时代,忙碌不安的人生,无疑的具有许多益处。今天我提出数首禅诗,来和大家共同研究,让大家也能感受到少分的禅的气氛。。有一次,一位初学佛法的弟子,向他问了一个问题:“末劫时,还有没有这个?”在佛教认为这个世界必定要经过成、住、坏、空四大劫,到了末劫的时候,我们这个人会不会坏?还有没有业识?赵州禅师回答说:“会坏。”弟子听了之后,接着又问:“如果‘这个’会坏的话,那怎么办呢?我们就随他去吗?”赵州禅师不在意地说:“随他去!”弟子听了禅师的话后,内心感到非常怀疑。而赵州禅师自己后来想想,也不敢确定刚才回答的话是否恰当?惴惴不安,始终无法安心。于是赵州和尚为了求得内心的安定,跋涉千山万水,到处去参究正确的答案,而留下了‘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的佳话。上面这则公案流传到了明朝,莲池大师于是写这首诗来叙述当时的情景,意思是说:赵州虽然年纪已经八十岁了,为了心中一个问题弄不明白,不能释然,于是不怕路途颠踬,还要四处去寻找真切的答案。经过许多年以后,倦游归来,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才知道自己过去在外面奔波寻找,只是缘木求鱼,空费了草鞋钱。这首诗的含意是什么呢?就是说,‘道’不必到外界去追求,无须到心外去寻觅,因为‘道在迩’,道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果我们迷糊了心智,像赵州禅师一般,到处参访,即使花了非常长久的时间,结果还是一片茫然。这首诗启示我们一个道理:要有求真的热忱和放下的勇气。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对于人生的荣誉毁辱,能够超然物外,对于虚幻的功名富贵,能够淡然不着,凡事提得起,放得下,身心不再为名缰利锁所系缚,自然能够得到大自在。大家在求学阶段,也要具备这种放下过去成见,接受新知,也就是‘不以己知害未知’的勇气,求新求进。我们不但要有放下的勇气,进而更要具备求真的热忱。好比赵州禅师为了一句话,就不辞千辛万苦地寻找答案,各位同学们现在正是读书求学的时期,这位老和尚的求真精神,正可以作为大家的模范,因此我把这一首诗当作今天的开场白,希望大家都有为求真理不怕路途遥远,不怕麻烦的勇气与决心。,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大腹便便,背着一个布袋子的和尚,我们都称他为弥勒佛。实际上,弥勒佛的法像不是如此,那个心宽体胖、笑容迎人的是布袋和尚,也是这首诗的作者。依照我国传统的想法: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的,时常背着袋子在社会各阶层行慈化世。有一天,当他跟农夫在一起工作时,心有所感,因此做了这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