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灯笼制作教案篇一:《做灯笼》教学设计《做灯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2、正确、流利地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1、巩固会认字。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篇二:做灯笼教学设计《做灯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灯笼》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过新年布置教室时,李良和王京合作做灯笼的事,他们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这篇贴近儿童生活又极具时代意义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本单元的课文以“感受冬天的快乐”为中心,通过学习,学会与人真诚合作,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探索的好少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好处,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比本领》:有一只金丝猴和一只梅花鹿,它们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于是大象伯伯给它们出了一道考题(本文来自:摘:灯笼制作教案):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长满了果子,谁能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梅花鹿很快就过了河,到了树下,可是因为树太高了,它却摘不到果子;而猴子呢,虽说是个爬树高手,只可惜呀,到了河边因为河水太深了,连河也过不了。两个伙伴都摘不到果子,这可该怎么办呢?这时大象伯伯告诉了它们一个好办法:让它们合作起来,梅花鹿背猴子过河,小猴上树摘果子,小猴摘到了果子再分给小鹿。这样啊,它们两个人都得到果子了。2、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呢?3、是啊,通过这个故事就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与人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4、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8课《做灯笼》,这也是一篇和合作有关的课文。5、师板书课题,生书空。二、自读呈疑1、学生齐读课题。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1)是谁做灯笼呢?(2)为什么做灯笼?(3)他们怎样做灯笼?(4)做的灯笼怎么样???3、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小朋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来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4、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现在要来检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5、课件出示读一读,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三、合作探究1、这篇课文到底讲了谁和谁之间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